索比光伏网讯:2014年3月5日,光伏上市公司超日太阳(*ST超日)发行的“11超日债”无法按时支付9000万元利息。而超日债10亿元的本金将在2015年到期,投资者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
一时间,中国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全部暴跌,多只债券暂停发行,投资者恐慌情绪直线上升。市场人士纷纷对企业信用风险唯恐避之不及,众多国际投行和对冲基金甚至把超日太阳违约视为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和债务危机的潘多拉盒子。
但是把时间退回到2010年底,情形却与如今截然相反。那时超日太阳刚刚上市不久,分析师们对其不吝溢美之词—如,正在崛起的光伏产业新星”、“光伏产业新力军”、“高成长光伏企业”等。
是市场错了吗?如果静态分析上市之初超日太阳基本面和光伏行业前景,确实有许多值得乐观的理由。但是此刻公司和行业都处在一个由盛入衰的拐点,随后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行业产能过剩,并遭遇欧美贸易战,最终由于现金流断裂导致了违约发生。可以说,超日债的违约路径是信用风险从积累到爆发的典型代表(见图1)。
超日债是债券不违约神话的终点,但不意味着债市发展的终结;是信用风险释放的新起点,但不意味着整个金融市场乃至中国经济的崩溃。市场不可忽视中央政府坚决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要看到债务融资市场上企业资质千差万别,个别企业违约恰恰是重振债市的必要条件。
股市投资者常言“风格切换”,自超日债违约之后,债市投资也已经切换风格,择券从唯高收益转向需要严格甄别信用风险。截取从2011年初公司上市伊始,到2013年年中超日债退市前投资者最后的逃离窗口,不难发现,超日太阳给足了投资者风险信号。
超日债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较为全面解剖风险信号的样本。本文将从宏观、经营战略、财务指标三个维度上甄别相关风险信号,对于上述风险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市场判断谁最有可能是下一个超日太阳。
三大财务报表是观察违约风险的最好途径,哪怕是掺水的报表,亦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