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度工作会议暨第四季度数据汇报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学术委员会委员、创新中心代表、大庆黄河公司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对2022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23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审议并向大会汇报了2022年第四季度的实证数据。
本次会议学术委员应到25人,实到17人,符合参会人数超过总人数一半的要求。委员会主任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专家委专家谢小平,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创新部副主任章义发委员代表江华及查振旺,委员中科院微系统所研究员、IEC TC82副主席刘正新、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周孝德等15人现场出席会议,国家高端储能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副部长顾正健,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2人线上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小平主持。
学术委员会秘书姜铭琨首先代表委员会汇报了2022年度委员会工作情况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2022年学术委员会严格按照《学术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从实证分析方法、实证报告编制审查、实证数据发布、设计方案审议、科学研究、标准培育及对外宣传几个方面为平台发展建言献策,组织行业专家召开了多次实证实验方法研讨会和设计方案审查会,联合针对平台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解决行业难点。2023年学术委员会将在当前良好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内容,做好专项分析、深入挖掘数据,在推进数据共享、深化拓展平台价值、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及打造光储实训基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围绕国家及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发电行业、制造企业等关心的重点问题及实证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展开研究分析,做好数据的定期发布,加强平台内外建设,打造实证实验基地网站及内部刊物。
产业检测与数据分析中心主任崇锋汇报了2022年四季度实证实验成果,从气象、组件、逆变器、支架、光伏系统、储能装置、光储系统等7个方面,切实反映光伏、储能装置及光储系统在第四季度低环境温度、低太阳高度角特征下的实证数据及设备性能,揭示不同工况条件下光储产品及系统存在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问题,为光伏、储能行业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实证数据,助力光伏、储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工作报告、2023年度工作计划,对四季度实证实验数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术委员会在实证实验方法、设计方案、报告编制、科学研究及报告编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的实施产生了有益影响,保障了平台的“独立性、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同时参会委员也对平台及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实证实验研究,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机理,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甄别,进一步去推动行业进步。
●二是加强对2022年度实证工作中部分组件发电量、支架冻胀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三是在实证工作的基础上深化实验工作的开展,比对不同设计方案、搭配组合,为行业装备优化、设计选型给出更好的方案。
●四是加强对储能产品和光储配合的研究,围绕电池一致性、健康状态、循环寿命展开产品实证,围绕控制阈值设定及能量管理系统展开优化。
●五是持续推动标准孵化基地建设,建立标准规范,打造市场认可的光伏、储能产品标准,积极承办标准会议,推动光储行业发展。
●六是联合学会、协会进行数据发布,延申打造创新联合体,拓展基地认证功能。委员会将继续与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一道,同心协力将大庆基地打造成更加规范、更具权威、行业更为认可的专业实证实验平台,促进光伏、储能行业发展,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创造空间,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拓展阅读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四季度实证实验成果
气象实证实验数据
大庆基地第四季度相较于第三季度呈现出以下特点:
太阳高度角降低,各月瞬时最大辐照降低,10月-12月最大辐照分别为1261W/㎡、1066W/㎡、963W/㎡;遮挡情况逐渐严重。
环境温度降低,最高温度为18.50℃,最低温度为-26.10℃,平均温度为-4.32℃,温度区间主要集中于-15 ~ 10℃。
以多云天为主,共有40天。其余晴天31天、阴天7天、雨天5天、雪天9天,降雪天气大多为小雪及阵雪,无暴雪、大雪。
雪地应用场景突出,第四季度11月24日开始下雪,出现积雪现象,背面辐照占比明显增加,且随着12月份下雪后积雪变厚,背面辐照略有增加;11月份薄雪地背面辐照占比在27%左右,12月份雪地背面照占比在29%左右。
组件实证实验数据
N型高效组件发电较优,其中N型TOPCon 组件发电量最高。不同厂家相同技术组件发电量增益存在一定波动,这可能是不同厂家工艺不同所导致。
受背面反射增益影响,组件实际运行电流长时间高于最大功率点工作电流,对产品自身、配套设备等可靠性、安全性是否存在影响需进一步深度分析。
双面组件受温度、地面反射介质等综合影响,实测功率高于正面理论功率,导致双面组件系统电站以正面理论功率核准电站的容量不准确。双面组件系统电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背面增益,避免限功率运行。
逆变器实证实验数据
不同技术逆变器现场实测效率基本可达到承诺值。
国产IGBT和进口IGBT逆变器在不同负载下的效率和中国效率基本一致。
高纬度地区,早晚辐照变化较慢,导致逆变器启动后较长时间处于低负载运行,且现场实证低负载情况下逆变器效率较低,逆变效率离散率较大。行业应重点针对逆变器低负载下的效率开展研究,提高低负载下的逆变器效率,进而提高发电量。
支架实证实验数据
双轴支架累计单位兆瓦发电量最高,其次是斜单轴支架、固调支架,分别较固定支架单位兆瓦发电量高14.03%、6.29%和1.20%。
对比不同类型支架各月发电量趋势,斜单轴支架、平单轴支架、全维支架相比较于固定支架增益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平单轴支架10月至12月分别是-11.49%、-30.89%、-40.84%,全维支架10月至12月分别是5.39%、-15.88%、-25.87%。
高纬度、寒温带气候下固调支架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导致固调支架角度调节难度大。固调支架原材料应以环境条件为基础进行选择。
全维支架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南北侧开始运行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整体的运行曲线与平单轴较为接近。结合大庆地区高纬度地理特性及冬季低太阳高度角现状,合理优化全维支架南北侧倾角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特定条件下输出能力。
储能装置实证实验数据
锂电池实测电池效率基本达到93%以上,液流电池实测电池效率达到79%以上,达到厂家的承诺值。
储能装置增加PCS、功率转换器件损耗后,特别是空调或泵自耗电后,系统效率偏低。
光储系统实证实验数据
光储联合出力控制阈值固定,多云和阴天下调节作用不明显或未发挥作用,无法在不同天气下自动动态调整阈值。行业应重点关注共同研究光储联合运行控制阈值动态调整技术,提高储能在新能源中的出力波动平抑效果并增加发电利用小时数。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