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按照‘以收定支’原则,根据每年收入情况下达补助资金年度预算,由电网企业按照优先顺序拨付至各项目。”日前,财政部在《“六保”财政政策措施问答》中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发放方式进行再次强调。其中,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2019年光伏竞价项目、2020年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确定的新增项目以及自愿转平价项目等获得拨付“优先权”,其余项目按照统一比例拨付。
近一个月以来,财政部连下多道文件,从923.55亿元的明确补贴规模,到坚持以收定支、优先级明确的发放原则,比以往提前落定的可再生能源电价年度附加补助资金,为行走在去补贴最后一公里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以收定支”缓解财政补贴压力
为缓解中央财政补贴压力,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以收定支”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最后补贴时代”的补贴分配关键词。
以收定支,即新增补贴项目规模由新增补贴收入决定,“新增项目不新欠”。综合基金征收情况和用电量增长等因素,2020年,我国新增补贴资金额度预计可达到50亿元,范围覆盖新增风电、光伏发电及生物质发电项目。
根据财政部于6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预算数为883.52亿元,叠加上年结转,资金总规模可达到923.55亿元。据项目规模以及简单边界条件进行测算,2020年,我国光伏扶贫项目补贴需求总计约为93亿元、50千瓦及以下自然人分布式项目(户用光伏)补贴需求约48亿元、2019年竞价项目合计补贴约为15亿元、2020年以收定支预计50亿元、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约为3亿元、光伏领跑者项目补贴需求约为33.5亿元,即累计将有242.5亿元补贴资金用于优先兑付,剩余681亿元补贴资金可供普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分享。
“到2020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总需求为3000亿元左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指出,这一测算规模是根据截止到2019年年底前7批累计拖欠补贴及2020年预计新增补贴需求得出。2020年后,我国风电、光伏项目将走向全面平价上网,新增项目不再需要国家补贴,预计2028年电价补贴缺口达到峰值后,以后每个年度可再生能源基金收入将大于年度新增补贴需求,彻底解决补贴拖欠。
财政部表示,在坚持“以收定支”和“凡符合条件的存量项目均纳入补贴清单”的同时,我国也将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补贴收入、减少不合规补贴需求,以持续缓解存量项目补贴压力,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补贴分级拨付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明确的补贴发放优先级同样引发业内关注。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下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对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资金进行拨付时,会优先足额拨付50千瓦及以下装机规模的自然人分布式项目;优先足额拨付2019年采取竞价方式确定的光伏项目、2020年采取“以收定支”原则确定的新增项目;对于国家确定的光伏“领跑者”项目,优先保障拨付至项目应付补贴资金的50%;其他发电项目则按照各项目应付补贴资金,采取等比例方式拨付。
需要注意的是,从2020年开始,新增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将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已获得补贴资格的单个项目在达到合理利用小时数后,也将不再享受年度补贴。
在采访中,多位可再生能源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政策不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进入补贴目录的项目当下大约能领到25~30%的补贴,伴随补贴发放比例的慢慢上调,预计要到2038~2040年左右才可达到100%补贴支付比例。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通过贷款建设的存量项目,在平价上网、补贴摊薄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对业主资金流造成压力。
“希望能够通过金融手段补充可再生能源基金的暂时性缺口,保障补贴资金的及时拨付。”秦海岩建议,可设立新能源补贴专项基金,由政策性银行和保险债权等机构作为基金合伙人提供资金,由可再生能源基金来承担并支付专项基金利息,用以一次性兑付之前拖欠的补贴,并按时拨付之后的补贴,从而助力可再生能源行业实现稳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网已正式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包含160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1040万千瓦。其中,累计749.5万千瓦的78个风电项目以及累计290.2万千瓦的82个光伏发电项目,成为明确获得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首批“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