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刺激政策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许多企业为了尽快回流资金,保证资金链的顺畅,不得不实施低价竞争。而受产品同质化的影响,这种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国有资金通过收购获得一些企业的股权,也是保证光伏行业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径。但仍然要着眼于解决行业整合问题。否则,现在推出的一些救市政策的效果可能也要打折扣。”
王柏兴则认为,目前的光伏企业还是在价格上相互残杀,无法实现行业自救。所以,希望国家层面的行业协会、物价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来控制行业内部倾销,成立对光伏行业制造成本的调查小组,对低于制造成本销售的企业停产整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救活这些企业,救活这个行业。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救市政策与行业整合二者的关系,可能很难完全理顺。相反,随着救市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可能会延缓一些企业的退出步伐,并进一步加大行业整合难度。毕竟,即便是对于有重组意向的企业,刺激政策的推出可能会提高其自我估值,这无形中将加大重组难度。
在分析人士看来,一些企业选择此时入股,也不排除受到近期推出的刺激政策的影响。
根据新近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底,我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 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 亿千瓦时。按照目前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 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 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 亿元。
而在国家能源局新近规划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中,其总规模将有望达到15GW。
除此之外,其他正在酝酿的扶持政策还包括扩大金太阳示范工程规模、建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制定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建议、减免部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费用等。
来自一些机构的测算称,在光伏制造业出口受阻背景下,国内市场未来将逐渐加速消化过剩产能,并有望占到国内光伏电池生产量的30%-50%。
从此次赛维的国有化来看,并不是此前传言中的江西铜业等其他行业企业,而是同样具有行业背景的恒基伟业,也暴露出其欲继续实施市场化的意图。
资料显示,作为此次入股一方的恒基伟业,原来主要从事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开发生产,但其早从2008 年开始就已经在重庆、河南、广西、北京等地投资兴建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该公司董事长张征宇还曾被推选为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
佟兴雪则表示,北京恒基伟业在光伏行业内有数年经营历史,主要专注于做产业链下游的组件和电站,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在很多省份都有光伏电站示范项目。“这跟我们以硅料、硅片生产为主要业务形成互补,可以强强联合,共同应对市场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