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中可以看出,电池瓦数比小于1时说明同一张硅片单晶要比多晶的瓦数要多,只要单晶比多晶的转换效率高0.5%,就可以保持住瓦数优势。正常情况下,单晶和多晶如果同时做到一样的瓦数的电池片,两者的成本差在0.2元/片左右,这是无法消除硅片间的价格差,也无法消除两者的硅锭的加工差的。
所以,未来的竞争同样面积的组件单晶最好能比多晶高出5%-10%,而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是和成本相关,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选择单晶组件还是选择多晶组件?
其实,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的售价高低,不完全由各自的成本决定,主要还与同样装机容量下,不同规格瓦数组件导致的人工,支架,地基,电缆的直流部份以及物流成本等等相关。
简略模型,不算地价。国内这部份的价格一般在2-4 元/W,国外一般在3-6 元/W。日本和美国的更高。与面积相关的那部份计算,分为屋顶,地面,屋顶又分普通平面屋顶和钢斜面屋顶,地面就更加复杂,本文模糊处理。下面给出相应的模型。
合理溢价差的简约计算模型,合理溢价差=每W变动价格—每W变动价格*标准单位面积组件的峰瓦/对比组件的峰瓦。当对比组件的价格高于合理溢价时,对比组件的性价比将偏低,组件不好卖。反之,则不然。当然实际结果要略复杂一些。
(1)以多晶60 片156*156 的240W 为基础,第一列为单晶同样面积的组件的瓦数,第一行为其它相关成本,单位为元/W,主表中数据为合理溢价差,单位元/W。(忽略不同品牌间的溢价差)
在上表中,以240W为基础来计算,假设其它与瓦数有关的人工、支架、地基、电缆的直流部份以及物流成本为3.5元/W,当多晶240W报价为4.5元/W时,其245W的合理报价应该为4.571元/W,当其实际报价高于这个价时,自然就不好卖。当品牌企业的多晶240W报价为4.8元/W时,其250W的合理报价应该为4.94元/W,265W的合理报价应该为5.13元/W,当其实际报价高于这个价时,同样就不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