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进入电子化工业务领域,生产销售电子工业需要的高纯度化学品。1984年,建成一个高纯度多晶硅生产工厂,开始日本和世界德山的多晶硅时代。九十年代继续扩产,1997年新工厂建成投产,产能提升到三千 产聚乙烯类产品(polyvinyl chloride business )。1967年建立工厂来生产离子交换薄膜业务(ion exchange membrane business )。1970年
第八节 日本MITSUBISHI 硅料晶硅薄膜齐发力 硅料电池称雄双前五
提起日本MITSUBISHI(三菱),国人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成龙主演《我是谁WHO AM I 》的电影和电影里成龙的坐骑 大股东在美国与其他公司合资建设的Hemlock,位居全球七大硅料巨头之首,在光伏中兴时期切入太阳能硅料生产,继续位居第一。只是在光伏巅峰时代遭遇亚太企业后起之秀韩国OCI和中国GCL等的挑战,但
光伏电站,在夏威夷建设4兆瓦的光伏电站。
1996年投资2500万美金开发非晶硅薄膜技术。这个时候,Solarex取代此前ARCO SoLAR 成为美国的光伏老大和世界第二大光伏企业,Solarex目标 安然参股投资,生产铜铟镓硒技术的薄膜电池,其效率将是单层非晶硅薄膜电池效率的三倍。安然也为此游说美国政府、总统和能源部予以扶持,期望此项目将实现未来五年将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每度电5-8美分,实现
University of Delaware(特拉华大学)The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能源转换研究所)开发出第一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超过10%的效率,采用Cu2S/CdS DomeTM(太阳能光伏穹顶TM)的专利,此专利作为一种有效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建筑配置。
七十年代卡特时代开启的太阳能电池造价能够削减到十美金一瓦,光伏将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能够替代一部分石油的光伏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