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光伏行业的前途在于成本下降,实现平价上网。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则,不利于落后产能的退出和成本下降,总体上对于行业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各国仍不会放弃类似手段。从大周期角度看,“双反”不会改变总体的供求关系以及对大周期位置的判断,但短期来看会加剧局部矛盾,改变产能退出的时间。具体来说,国外对我国组件的“双反”将加剧我国组件产能过剩的矛盾,加速我国组件企业的淘汰整合,同时,国外小组件厂商得以生存。而我国对国外多晶硅的“双反”将有利于国内中小多晶硅企业复产。
目前欧盟对我国组件和我国对国外多晶硅的“双反”最终结果都没有公布,对行业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我们将在后面对小周期的分析中进行探讨。
2。小周期判断:春天可能很短暂
2.1。下游需求增长和上游产能不足推动价格上涨
2012年12月底,多晶硅硅价格开始回升,2013年1月上旬,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开始回升。多晶硅价格上涨的幅度明显快于下游各环节,组件上涨幅度最小,大体呈现出依次减弱的特征。
我们认为此轮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2012年12月以来国内和海外新兴市场的装机需求增长较快,二是国内多晶硅大面积停产导致供给短期跟不上需求,多晶硅价格上涨带动下游各环节随之上涨。
国内市场方面,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光伏“救市”政策,包括支持光伏并网、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等,使市场对国内需求产生乐观预期,提升了电站投资热情。海外市场方面,日本补贴下调幅度低于预期提升需求;英国二季度将执行补贴下调引发一季度抢装行情;南非、乌克兰等光伏小国一季度需求旺盛。新兴市场的需求提升成为价格上涨的基础。与此同时,多晶硅进入了产能和库存小周期的拐点,一方面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国内90%的产能停工,库存经过2012年的持续减少也降至低点,供需双方的变化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并带动下游各产业链价格的依次上涨。
我们认为此轮产品价格上涨仅为小周期中的波动性上涨,而非大周期中的趋势性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主要理由是引起价格上涨的各种因素都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首先,国内“救市”政策还只是停留在文件中,内容较空泛,距离真正落实还有一段距离,市场在短期兴奋后将重新陷入观望;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多是出于对某项政策和某个事件的反应,并非长期趋势;随着多晶硅价格上涨,国内停产企业有复工意愿,产能缺口很快会补上,同时下游厂商提前备货的需求也会消失。有国内巨大的“休眠”产能压顶,即使进行多晶硅“双反”,我们预计多晶硅价格也不会超过25美元/千克的天花板。
由上述分析,我们认为2013年光伏产品价格将不会是单边上涨的行情,在这一波上涨之后很可能将进入振荡盘整阶段,而波动的方向、幅度和时间要看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何进展。按时间次序,今年有三大事件将对行业短期走向产生较大影响,分别是:国内光伏补贴细则出台、我国对国外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公布、欧盟对我国组件“双反”初裁结果公布。下面我们将对这三大事件的影响进行逐一分析。
2.2。光伏补贴新政:低于预期基本确立,或引发抢装潮
近期发改委向部分政府机构和光伏发电企业下发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分布式发电的电价补贴标准,对于大型电站按照光照条件不同实行差别电价。分布式自发自用电价定为0.35元/度,上网电价以火电标杆电价为准;大型电站多数地区的上网电价都在原来统一1元/度的标杆电价基础上有所下调。这一结果明显低于原来市场的预期。虽然目前只是在征求意见阶段,但表明了中央政府的态度,正式文件内容应该差别不大,预计正式文件将在两会后发布。因此,最终补贴力度低于预期的判断基本上已经确立。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