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2012年,传统光伏装机大国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削减,特别是美国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初裁给长期依赖国外市场的我国光伏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规模式扩张、利用成本优势低价抢占市场之路已然难以为继,加强技术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未来光伏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的关键。究竟2012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最新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下半年光伏产业发展走势又将何去何从?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所长高宏玲。
产业整合滞后国际贸易壁垒有待突破
中国经济导报:2012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高宏玲:2012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出现了超预期的增长,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由于供需失衡,光伏产品价格继续下滑,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总体来看,2012上半年光伏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全球光伏需求增长超预期;第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第三,美国成为我国最大多晶硅进口国且进口均价低;第四,对美中光伏组件出货占比大幅上升;第五,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也成为国内企业的主要出货对象;第六,价格持续下降导致企业经营压力继续加大。
但同时我国光伏产业也存在着诸如产业整合步伐缓慢、国际贸易保护壁垒加剧、国外多晶硅产品以低价抢占我国市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产业整合步伐缓慢。据预测,2012年全球电池产能将达到80GW,仅中国就将超过40GW,远远大于20~40GW的市场需求量。供需失衡的局面将会推动产业整合。但由于行业特殊性,大型多晶硅企业不愿意吸纳小型企业产能,大型电池组件企业也由于品牌、售后等原因不愿意整合中小组件企业,并且由于看好2~3年后的光伏市场,以及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那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不能得到及时淘汰,市场上还有一些行业外企业意欲借助低谷期进入该领域,行业整合仍困难重重。
其次,国际贸易壁垒加重。2012年上半年,美国商务部已分别对我光伏产品做出“反补贴”和“反倾销”初裁,根据我国主要光伏企业在2012年一季度披露的财报显示,我国晶硅电池生产成本约为0.75美元/瓦,而产品平均售价约为0.84元/瓦,美国加征近35%的“双反”关税后,我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丝毫不具竞争优势。
再次,国外多晶硅企业持续采取低价策略,对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不利。国外多晶硅企业实行低价竞争策略,低价向我国大量出口多晶硅产品,抢占我国多晶硅市场。如若此种情况再持续半年,则我国几乎绝大多数多晶硅企业将面临彻底倒闭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