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又一次官司缠身,中国光伏像是交了霉运一样,不仅遭遇了多晶硅、组件和电池价格的一路下滑,又未能躲开美国对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企业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内忧外患”已然成为光伏产业的现状。
光伏产业尴尬局面与欧美市场的增幅减缓,以及光伏产业吸引了过多投资致使产能严重过剩是分不开的。自2009年,光伏电池和组件,以及多晶硅的价格就已是不时地遭遇“滑铁卢”,暴利也随着欧美补贴政策的削减而一去不返,到了2011年,大多光伏企业已是微利甚至亏损,企业资金链更是面临严峻挑战。
从各个市场在全球所占市场份额角度来看,2010年,欧洲市场还占到全球光伏市场的70%以上,到了2011年就已是低于60%,但是全球光伏市场规模仍在不断地上升。欧洲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所占比例的逐步下降,预示了欧洲增长幅度变缓,同时,全球其他地区的市场也在逐步上升,说明其他地区市场潜力在逐步释放。由此可见,中国光伏企业过分依赖欧洲市场生存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而国内终端市场虽已启动,但真正成熟仍需假以时日,很难填补欧美市场的减幅。更何况,欧美市场不只是增长放缓,因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致使诸多企业生存困难、破产。如此,光伏产业的雾霾还将持续多久?谁又能撑过此轮寒潮袭击?
遭遇“双反”之痛
制造贸易摩擦,提出“反倾销反垄断”(以下简称双反)调查,已经成为美国抵制竞争的惯用伎俩。
11月9日,美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将“SolarWorldIndustriesAmericas联合其他几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针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推至正式立案程序。调查范围包括光伏组件、电池、以及其他国家在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及组件。
实际上,这并不是中美在光伏领域的第一次摩擦。早在2010年10月,美国就曾宣布:就中国是否对国内清洁能源行业提供非法补贴进行调查,即所谓的“301调查”。“301调查”刚刚因为“补贴证据缺乏”而不了了之,“双反”案就接踵而至。
不过,不同于“301调查”的是,此次更多的美国光伏企业坚定地站在中国企业这边。11月8日听证会上,25家美国企业和组织组团成立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并称“此种申诉的进行将抑制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与可持续性”;美国第一大光伏企业FirstSolar亦对中国企业予以强力声援。
在得知SolarWorld等企业的诉讼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多家协会为能够“不立案”而不断奔走。
之所以想在“不立案”上下功夫,是因为此次调查不同于“301调查”,“301调查”依据的是“WTO原则”,而此次调查则属于两国贸易摩擦,依据的是美国法律。“按以往经验,无论美国还是欧盟,只要是作为两国贸易争端直接立案的,90%以上是没有胜诉的。”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一旦立案,中国光伏企业将很难逃离被制裁,“他既是被告,又是法官,怎么做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