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半球的炎夏突然跨入南半球清冷的早春,赵建华并无不适之感。在离开7年后,今年8月,他再次回到了曾经学习、工作了十几年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光伏研究中心。这一次,他是领命而来,作为中电光伏的CTO,他需要回到母校,从年轻的师弟学妹中延揽一批才俊,以充实中电的研发梯队。
和赵建华一样,离开后不论是加盟新主还是自主创业,毕业后依然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中心合作的大有人在。自上世纪80年代起,30年间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中心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撑起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如今,在屈指可数的几大领头光伏企业中——尚德、中电光伏、英利、赛维LDK都有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生的身影。这些在中国光伏产业叱咤风云的人物,均曾就学于这所和中共建政同年的大学。
“新南威尔士光伏帮”,这群散落在中国光伏大棋盘中的耀眼群星,其成员均师从于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太阳能科学家,有着“太阳能之父”之称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Martin Green),这里有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施正荣、赵建华、王艾华、戴熙明、张光春、蔡世俊、郑广富、云飞、汤应辉、宋登元、姚国晓。
他们是这样一批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赴澳留学,毕业后成为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研究中心一名优秀的研究员,然后在中国光伏发展大潮中归国,加盟企业出任CTO,传播来自澳洲的光伏技术流。其中的佼佼者,则艰辛创业,随即如童话般一朝功成,享受来自华尔街的青睐,登陆纽交所或纳斯达克,开辟出一段属于自己的时代。
30年来,马丁和他的中国门徒,凭借细腻精密的技术流,奏出中国新能源史上罕见的澳洲旋律。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而在新的光伏纪元来临之际,他们又将遭遇怎样的挑战?
历史的偶然
从悉尼的闹市驱车20分钟就能到达澳大利亚最富盛名的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此时虽去冬未远,但阳光宜人。1974年,一个叫马丁·格林的人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成立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小组,专注硅太阳电池的研究。在弟子们看来,马丁·格林的这一举动颇具战略眼光。太阳能电池进行大规模利用,必须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作为地壳上含量第二的元素,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发打破了原材料的限制。而在此背景下,世界上第一个光伏与太阳能工程学专业成立。
1 2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