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南半球“取经” 中国光伏的澳洲基因

发表于:2011-09-05 14:09:00    

1985年,马丁带领的团队把硅片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20%。正是这一年,一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走进了马丁·格林的实验室,他就是现为中电电气光伏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的赵建华。赵建华从山东工业大学来到澳大利亚,并于1989年获得了博士学位,而后一直在该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进入马丁·格林的实验室是历史的偶然。我在南京工学院读硕士时申请了出国,当然也向马丁·格林——我课题领域内世界权威专家提出了申请,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当时第一个给我回了信。”赵建华对记者说。

在进入实验室三年后,赵建华遇到了扬中老乡施正荣。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风潮已经席卷全国。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毕业后留下工作的施正荣一直筹划出国。接到三所学校通知书的他,选择了每月有100澳元补助的昆士兰大学。入校后,研究条件差,令施正荣大失所望,于是另谋出路。后来,他联系新南威尔士大学并转入。

1989年,施正荣访问学者的生涯即将结束。他敲开了这所学校中科研经费最多的马丁·格林教授的大门,由此进入了太阳能领域。

和赵建华专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不同,施正荣看中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在施正荣的眼中,降低成本是大规模推广应用太阳能电池的唯一路径,由此,必须减少硅的用量。1990年,施正荣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让薄膜长在了玻璃的衬底上。

和施正荣一样,赵建华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9年,赵建华和他的夫人王艾华博士创造了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24.7%和多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19.8%的世界记录,夫妇俩保持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转率世界记录直到现在未被打破。而此前,20%的效率是否是晶硅电池极限一直是人们在讨论的问题,赵建华的实验结果适时地终结了这个争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光伏市场还没有启动。远离市场的光伏研究枯燥、艰苦,甘耐寂寞、勤勤恳恳的赵建华和施正荣给马丁·格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个大弟子,像被掌门人寄以高度期许的大师兄,成为师门的模范,这也为后来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研究中心接收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埋下了伏笔。

8  9  10  11  下一页>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9月27日

浙江宁波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年9月22日

武汉洪山宾馆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