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为依托。宋登元把英利的科研团队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主要是技术布局;二是将中期的研发转换成生产力;三是把研发成果转化成中试生产,进行成果孵化;四是在线研发,研究现有技术的改进。这也是苗连生一直坚持的大技术团队研发路线。
对于垂直一体化的英利而言,从前端硅的提纯一直到长寿命组件的研发,正可谓任务艰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确定落户英利后,新的科研大楼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而宋登元面临的问题也是如何更好实现产研结合,缩短从前端研发、中试生产、推向市场的周期。
事实上,光伏企业垂直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对企业研发带头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刚刚加盟中盛光电科研团队的郑直遇到了新的挑战,他发现企业所涉及技术横跨半导体、材料、高分子化学、电子电气,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当然,光伏技术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和学科背景类似的半导体行业相比,光伏技术更重视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和保持必要性能前提下的成本降低。虽然我国在光伏应用领域已经有部分科技成果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光伏基础科研和综合科技创新能力上仍然处在学习借鉴阶段。” 中盛光电研发中心总监郑直直言不讳。
在宋登元看来,这与我国科研体制的痼疾关系甚大。科研机构取得重大成果后遵循的往往是先发表文章的固定思维,和产业联系并不密切。
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和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为例,作为太阳能领域世界著名的国家级学科实验室,偏重于技术向生产力的转换。“在美国、德国的研究机构,很多课题都是工业界委托进行,研发成果可以短期内转换成生产力。而我们国家很多太阳能研究机构进行的都是基础性研究,转换周期很长。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出发点不一样。”宋登元说。
虽然我国已经跃居世界太阳能第一制造大国,但仍然依赖于国外的先进设备。尽管企业在不断提高电池转化效率,但在研发新型电池方面明显不足。马丁·格林教授认为,新一代的电池技术,将有丰富的原材料来源。在未来,高效率、低污染、新材料的应用成为了新型电池的变革方向。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