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光伏盛事SNEC展刚结束的第二天,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从0.37元/kWh降到了0.32元/kWh,最为致命的是:2018年仅安排10GW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曾在四月底的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就透露过“今年拟安排1000万千瓦规模用于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安排。业内将信将疑,直到新政颁发,明确10GW就是总量而非增量,从天而降的凉水泼的人措手不及。
此时想起SNEC展期间采访展宇电力总经理张伟峰时谈到的话题,忽然意识到,在危机到来之前,有些人已经撑好了伞。
已做好准备:业务重心转向扶贫和自发自用项目
对于工商业分布式项目而言,如果跟普通地面电站一起排队等指标,周期至少3-5年,迫使很多业主在计算收益率的时候,就主动放弃了国家补贴这一项,只考虑用电价格和煤电标杆电价。
531新政后,已有多地电网公司明确表态,停止垫付非自然人投建的分布式光伏补贴。收益空间再次被压缩,自发自用项目想要获得收益,必须提高自发自用比例。
以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商业分布式电站为例,不考虑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按初始投资5元/W、年平均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每年运维费用为初始投资1%、首年衰减2.5%、此后每年衰减0.7%、用电价格0.8元/kWh、煤电脱硫脱硝价0.4元/kWh、无地方补贴的相对保守情形来计算,不同自用比例对应的收益情况为:
自用比例收益率
也就是说,自用比例低于80%,内部收益率(IRR)将低于10%,投资回收周期在6年以上,这样的项目将很难找到投资者。而如果自用比例低于50%,投资收益率8%以下,已不具备投资价值。
对于上述测算结果,展宇电力总经理张伟峰表示肯定。他透露,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加以管控是预料之中的事,所以,早在新政发布以前,他们就制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重点开发扶贫和自发自用工商业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与大型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展宇电力的品质保证
借助展宇光伏起家,从涉足电力起,展宇电力就将电站收益率而非装机规模作为自己的发展指导,因此在设备选型上,由于不需考虑组件去库存等限制,电站的设计更为灵活。
当然,灵活并不意味着系统品质一定会下降。展宇电力无论选择组件、逆变器还是其他零部件,都在与国内一线品牌深度合作。包括在扶贫项目中,他们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选择劣质组件和去掉数据模块的杂牌逆变器,而是选择了全球一线品牌的组件、逆变器等产品,并引入后者的运维平台,打造“展宇+”模式。张伟峰指出,逆变器端拥有光伏系统最核心的数据,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平台上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运维,这也是他们颇具代表性的增值服务。
付出总有回报。凭借良好的口碑和便捷的服务,湖北、安徽等地经常有一些小型光伏电站业主选择把项目交给展宇托管。“这降低了我们的运维成本,同时确保了企业现金流,一举多得。”张伟峰说。
走出去 活下去:因地制宜布局国外市场
历经 “史上最严苛” 新政之后,国内光伏市场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地迷茫。不同于年初的自信和豪壮,如今“活下去”才是各家光伏企业的头等大事。而对于这个问题,张伟峰胸有成竹。他表示,与其他行业同仁没有太大区别,走出去也是目前展宇的战略目标,只是在具体执行策略上,他们考虑的更多。
以中东等光照资源好但政局不稳定的地区为例,他们会选择当地大型央企合作,由外资进行控股,资信更有保障,收益率比较可观。“通过路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中亚、印度等地区,我们已经有了规划;东南方向的‘一带一路’,我们也有所涉及。”张伟峰说道。
而在政策环境相对较稳定的地区,展宇也会积极寻找电网公司、投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张伟峰指出,在经验、资金支持都逊于本地企业的情况下,强行吃下整块蛋糕并不利于展宇的长期发展。“现在是利益共享时代,只有相互喂食,细水长流,才能活的更好。”
531之后,行业企业开始了各种自救:大佬上书、协会建言、媒体发声……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和缓已然硬着陆的新政,可以给行业一个可以缓口气以继续健康发展的机会,这当然没有错。只是回头认真审视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向外为自己搏一条出路,更值得称道,就如张伟峰以及他所在的展宇电力所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