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补贴不谈钱,谈环保减碳
“现在中国的能源问题比较复杂,处在一个变革的年代,财新今年采访我说,如果对中国的能源问题,在2015年用两个字说你的心情,能说什么?我的两个字是“等待”,等什么呢?等改变。”
——李俊峰
先讲大道理,能源的进步是一个科技和文明的进步,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用价值和补贴来衡量是没有意义的。举个例子,现在国家发改委规定的天然气价格大概是平均3块钱一个立方米,一个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两公斤煤的热值,而两公斤煤最多能卖8毛钱,但是我们不能说一立方米的天然气给2.2元的补贴。如果这样算每年要补贴4400亿。更不能说中国政府让老百姓每年多支付了4400亿来用天然气,使老百姓不堪重负。
全球一年排放的温室气体大概400亿吨,二氧化碳大约300亿吨,中国的碳交易均价是20元至30元一吨,如果按5美元(30元)一吨算,100%的减排也只需要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如果每年花1500亿美元就能解决全球的碳排放问题,就用不着年年的马拉松谈判了。这说明减碳的成本远远不止5美元。
从不清洁的能源向清洁的能源过渡,是一个时代文明的进步。联合国把一个国家能源现代化的程度用固体能源的占比来表征,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越高煤炭的用量就越少。这些都不能用价值来衡量,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煤炭逐渐被淘汰出局,越来越不值钱。将来会有一天把煤送给你都不会要,这种条件下再去比较天然气比煤贵多少,光伏发电比燃煤发电贵多少也就失去了意义。
人类文明进步是需要能源越来越干净,就是清洁和低碳。美国提出到2030年发电系统的碳排放减少35%,这就意味着燃煤发电从目前占比30%下降到15%,结果前几天美国第二大煤炭发电公司阿尔法都破产了。德国的褐煤发电最便宜,但是德国人也宣布逐步减少褐煤发电。这些国家都没有考虑最便宜的选择,因为现阶段环保、减碳对他们来说更重要。波兰在加入欧盟之前,煤炭占比80%,加入欧盟之后,由于大气质量要向欧盟看齐,也要像欧盟其他成员国一样承担碳减排的措施,目前煤炭占比也下降到50%左右。补贴多少都不是这些国家考虑的关键点。
中国需要属于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在2003年中国制订《可再生能源法》的时候,专家学者们考察了很多地方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最终选择了德国的固定电价政策。引进这一政策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非常快,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
但是中国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德国政府的补贴表现为:政府规定固定电价,光伏发电以零电价进网,但是国家按固定电价给光伏发电企业支付电价,从来没有明确每度电补贴多少,只需要电网公司之间进行结算这一简单的过程。中国虽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电价水平,按照电网需要多支付的费用计算了电力附加,整个结算过程电网企业都可以完成,根本就没有用财政补贴这个词。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电力附加进入了财政预算,电价结算分成了电网结算和煤炭标杆电价,财政结算所谓的“补贴”。结果出现了财政、延迟支付和拖欠企业电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信誉。
去年,中国的发电装机是13.6亿千瓦,其中不能灵活调度的风电和光电只有1亿多千瓦,占比不到10%。即使到2020年搞2亿千瓦的风电、1亿千瓦的光电,不可调度的风光发电也只有3亿千瓦,占届时发电装机的比例应该也不到20%。而德国目前的风光电占比已经达到了40%,2030年更要达到80%。德国人分析问题的目的是如何更多的消纳可再生能源,更大比例的利用可再生能源。而我们在讨论可再生能源的问题的目的是想扼杀它,限制它,目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学习德国的经验,也吸收了他们的教训。相信我们达到德国目前的比例时,能比德国人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