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再次发难,欲征高额税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6月3日初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昨天对此表示,这是美方在2012年11月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已征收高额反倾销、反补贴税(简称“双反”)的情况下,再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并试图征收高额税。
对于浙江的光伏企业来说,接二连三的“双反”会否使它们的信心受挫?记者采访中发现,企业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正积极向海外拓展生产基地。
征税范围扩大
浙企开发多元化市场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我们已接到相关部门的消息。今天看到消息说美国商务部建议对光伏电池板最多征收35.2%的关税。”昨天,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销售部经理邱女士向记者透露,对于美国的又一轮征收关税举动,他们已提前有了心理准备。
事实上,美国商务部曾于2012年裁定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今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又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此次,初裁认定补贴幅度为18.56%至35.21%。基于补贴幅度的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通知美国海关对中国出口的上述产品征收相应的保证金。
邱经理说, “2012年美国就曾表态还会扩大关税的征收范围,所以这次又一轮征收反补贴税,我们并不意外。”
“从这一次美国的‘双反’态度来看,比欧盟的‘双反’更为厉害,而且美国商务部这次提议对更多光伏产品征收更高关税,组装太阳能电池板和制造用的电池都被纳入其中。”一位浙江光伏产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面对之前的多次“双反”,光伏企业通过采取绕道出口或者零部件进口等方式来规避部分税率,但越来越凶猛的“双反”调查,也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对美国市场忍痛割爱。
记者了解到,浙江的光伏企业多数已早早对出口市场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浙江晶科贸易有限公司在2012年以前主要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出口到欧洲与美国,这两年已将原本占40%以上的欧盟与美国市场份额逐渐转向亚非拉等地区。该公司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新开发的市场已经占到出口份额的80%以上。
浙江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部的沈晓玲则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公司便将主要市场放到澳大利亚了,“去年已经将光伏产品业务分拨出去,已经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了,主要原因还是美国和欧盟市场利润太低了。”
“目前美国市场只占我们出口份额的1%左右,几乎不会受到影响。”正泰太阳能的邱经理透露,2012年正泰太阳能便在美国建立了仓库,出口的光伏产品通过仓库中转再分销出去,对一部分关税进行了合理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