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美国市场占中国光伏产业市场的10%份额,且美国“双反”只是在电池部分征税,而硅片和组件在美国市场价格下降,所以行业整体价格持平,影响不大。但如果说,美国发起的“双反”对中国企业还是可以接纳的话,那么,2012年9月欧盟启动的“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打击则是伤筋动骨的。
“不同于美国的‘双反’,欧盟‘双反’是针对晶体硅电池的任何一个产业环节,只要产地是中国就会征收。价格带来的浮动将直接影响客户采购,造成中国企业欧洲市场的萎缩。”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佟兴雪表示,“目前临时性惩罚关税对市场价格没有太大影响,中国企业尚有一定竞争力。过渡期内,欧盟市场也在加速激活:可以明显看到,上半年欧盟市场已提前消化了2013年的整体市场需求。但未来两个月将至关重要,如果中欧双方未达成协议,47.6%的关税一定会将中国光伏产品挡在欧盟大门之外。”
目前,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产业正就价格承诺问题与欧委会进行第二轮谈判。所谓价格承诺谈判,是指中方承诺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不低于某个最低价格,并设定具体时间期限;中方还需承诺将每年出口至欧洲的组件限定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而作为交换,欧盟将不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而价格承诺非常难以达成,“这里有三股博弈的力量:一是欧洲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水平,就是并网发电企业能够接受的水平;二是欧洲同类加工企业的成本;三就是欧洲终端补贴的水平。价格的确定至少要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佟兴雪分析。
7月初,来自中国机电商会的消息,欧方建议中方将出口价格提至0.65欧元/瓦,而中方提出的方案是0.5欧元/瓦。而此前的调研显示,目前欧洲一些光伏厂家的价格为0.57欧元/瓦左右。如果按0.65欧元/瓦的出口价格计,中国的光伏产品根本无法与欧洲厂家竞争。除价格之外,双方在出口规模层面也进行了磋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日前在太阳能光伏论坛上透露,中方提出每年向欧盟出口光伏组件总量不超过10GW,10GW以内不征税或者少征,超10GW部分按相关规定征收。如果双方就价格承诺达成协议,国内企业就会存在出口配额的分配问题,当然这就是后话。
无论如何,欧盟“双反”言之凿凿,既不会撤销,也不太可能低于临时性的初裁结果。佟兴雪分析,通过中国政府高层的努力,未来即使是反倾销裁定成立,终裁结果的上限可能是25%左右。
“‘双反’绞杀在所难免,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各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应对预案,并没有坐以待毙。”太阳能发电行业资深人士俞容文分析说,一批二、三线的光伏厂家既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很可能会倒闭;而大的、有实力的企业则在想尽办法摆脱对欧盟市场的单一依赖,积极寻找新的机会,大家都在努力探索把压力转化为机遇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