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近年来光伏行业所面临的局面。上游的硅片、组件企业亏损严重、库存高企,为了消化库存,很多企业都开始向下游进军开发电站。
“组件企业进入下游(光伏电站)只不过是把库存从仓库里搬到了电站上,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做电站的收益率还不到3%,还会占用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无异于饮鸩止渴,超日如此、海润也是如此。”
那么为何这些组件企业如此热衷于投资光伏电站?“一个好处是,自己的电站用自己的组件可以卖的价格更高些,这样财报会好看些。”上述人士表示。
以海润光伏为例,2012年共销售组件813.65MW,销售金额36.81亿元,生产成本33.46亿元,约为4.11元/瓦,毛利率9.1%,同期尚德、英利这些海外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均为负值。在其独资的武威50MW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上,计划投资6.5亿元,成本为13元/瓦,按照行业内组件所占40-60%比例计算,组件售价在5元以上;而在其参股的已建成并网的国电德令哈20.4MW项目上,共投资2.4亿元,成本则为11.8元/瓦,价格相差明显。
在将国内电站打包售出之后,海润光伏不可避免的会让度出一部分利润,不过,其资金压力也将会大大减小,高企的库存问题也将得到解决,2013年第一季度海润光伏库存达到了8.3亿元。
根据协议,469MW项目的组件将会采用海润光伏的组件,合同金额为41.9亿元,约为9.74元/瓦,而根据此前5月海润光伏的公告“19.42亿元投资190MW项目”,约为10.22元/瓦,利润将下滑近5%。
“利润下滑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在于海润具不具备EPC的能力,要知道在海润国内还没有一个成功的独立运营案例。”上述人士强调道。
据21世纪网了解,海润光伏虽然在国外已经有了成功并网的项目,但效益并不好。而在国内与国电合作的德令哈项目,总投资为2.4亿元,2012年收益为913.4万元,收益率仅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