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0月,超日太阳相继发布了两则公告。公告主要内容是,超日太阳董事长、总经理倪开禄(2012年12月27日辞任总经理)被授权全权办理一切与7家子、孙公司国内外太阳能电站项目投资事项。这也意味着,倪开禄控制了超日太阳一半以上的电站投资业务。
这场由倪开禄主导的海外投资之路,并没有得到监管层的认同。2012年10月和11月,上海证监局和深圳交易所先后对超日太阳在境外电站投资项目中“未履行审议程序、未履行及时信息披露义务”等提出整改要求和通报批评。
40亿元资金流向:是否变相掏空上市公司?
2010年,超日太阳首发募集资金22.87亿元,2012年,发行公司债融资10亿元,共计募资32.87亿元。此外,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公司还有17.78亿元短期借款和1.5亿元长期借款。相比2009年,直接和间接融资超40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究竟流向了哪里?
超日太阳公告显示,截至2012年9月,公司花在太阳能电池片和多晶硅项目上的募集资金累计为12.33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募集资金为7779.15万元,募投项目不仅未达到预期效益,截至2012年中期反倒累计亏损3514.8万元。最终,公司将8亿元归还银行借款,11.75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即将近20亿元用来还贷和补充流动资金。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超日太阳对超日卢森堡、超日意大利、超日Sunpeak、超日SunPerfect、超日美国等境外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的余额达到5.6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0.77%,对其应收账款余额2.68亿元,其他应收款余额1.27亿元,仅这块就耗费超日太阳9.59亿元资金。另据倪开禄介绍,目前公司海外电站项目沉淀的资金约35亿元,这就吞噬了公司近年获取资金的绝大部分。
令人觉得诡异的是,尽管超日太阳对超日意大利、超日美国、超日Sunpeak各持股100%,对超日卢森堡持股70%、对超日SunPerfect持股43.48%,公司却没有对这些公司并表。
倪开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财务处理准则来说,这个电站自己供货,一定要并表的,这是会计准则规定的,货放到自己的项目上去,这属于资产的转移,不是交易,不能确认收入。”然而,借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电站建设中“不参与,不控制,不管理”的超日太阳最终没有实行并表,将自己销售给电站的太阳能组件确认为收入,并计收应收账款。
“实质重于形式”的理由可靠么?一位审计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直言,虽不可靠,但很多公司在用,属于可以接受但不认同的范围。而在谈到35亿元海外资金时,倪开禄谈道,“我们的客户有15亿元人民币,海外应收账款还没收回来,我们自己差不多有2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超日太阳有20亿元应收账款是应收子、孙公司的,这个有悖于正常会计准则的数据是怎么来的?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