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后,欧美政策转向,对中国光伏产品祭起“反补贴税”、“反倾销税”,一瞬间市场关闭了,高速奔跑的中国光伏企业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为激进扩张付出惨重代价。
于此,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痛心疾首地说:“新兴产业中,为了抢占市场,企业间的竞争通常会出现盲目扩张的情况,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来引导和规范的。但我们的行业协会往往形同虚设,而地方政府对GDP的攀比成风,更是让这个现象愈演愈烈。”
中国光伏企业被国际市场牵着鼻子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处境隐含着极大的危机。身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此不能不察也。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的产业格局又岂是一两家企业所能解决?这也难怪一些企业家抱着投机心态从市场缝隙中寻找“快钱”商机。
退潮之后,谁在裸泳?
借用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只有退潮之后才能看清谁在裸泳”。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繁荣时人们往往被表面成绩迷惑,忽略了它所以成功的条件和因素,一旦企业开始衰退,也意味着支撑它成功的条件和因素发生了变化,通常在这时候,深层次的问题便会集中呈现、爆发。
几年前,施正荣与国际厂家签订十年采购合同,以每公斤40美元的价格锁定一部分多晶硅原料供应,这一举措使无锡尚德在国际多晶硅价格飙涨时保持成本优势。但彼一时,此一时。2012年上半年,光伏原料全线降价,多晶硅价格跌至每公斤23.6美元,尚德还在以40美元合同价从国际厂家进货,库存的高价原料、半成品、成品大幅贬值,造成账面巨亏。
假若施正荣采取自建工厂模式,会否躲过一劫?英利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英利2008年开始向上游布局,投资120亿创建“六九硅业”,当时预计多晶硅年产能1.8万吨,每公斤成本22美元上下。但2011年投产后事与愿违,“六九硅业”产能严重不足,每公斤多晶硅成本更高达60美元。苗连生的全产链企图宣告失败。换做别人,会否有更好的结果?
与英利一样奉行全产业链路线的江西赛维几乎全线亏损,国开行紧急贷款才刹住阵脚。事实上,施正荣在2008年前后曾深入产业上游,斥资1亿人民币收购硅片供应商顺大控股,并与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但由于整合经验不足、经营管理不善,两项垂直整合均以失败告终。而这次扩张失利,也让尚德在几年后的今天免于“赛维式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