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从最初的人丁冷落,到几年前的大红大紫,再到如今黑云压城。中国光伏产业历经起落兴衰,短短10余年,沉淀了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天的企业经营者,仍不失借鉴意义。
2012年,在欧盟反倾销、美国“双反”的严酷形势下,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业哀鸿遍野。今天,关于光伏成败的讨论不绝于耳。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作为竞争主体的本土光伏企业与其领导者,犯了哪些本应规避的错误?这些教训的普适性与借鉴性何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同时面对机遇与危机,又将作何抉择?而更切实的问题是,身处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你是否具有足够的预见性和危机感,为那些“尚未到来的危机”预设缓冲区?
光伏大跃进与“短命菊法则”
南非撒哈拉地区生长着一种菊花,每年雨季时迅猛滋长、疯狂繁衍,旱季来临后便迅速枯萎、集体消失。如此年复一年。从萌芽到衰亡,其生命不过短短一个月,故此又被叫做“短命菊”。
有意思的是,商业世界同样存在“短命菊现象”,比如矿产、房地产、重工制造等周期性行业,每逢一个周期便会发生一轮行业大洗牌,随之出现大量“短命企业”,他们因形势利好而大面积催生,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并没有建立核心优势,一旦形势恶化便纷纷破产、倒闭。
如今,这一幕在光伏产业再次上演。
笔者长期跟踪研究国内财富流变,写作《中国首富报告》一书时注意到,从2006年开始光伏产业进入“井喷期”,那一年无锡尚德登陆纽交所,创始人施正荣被《新财富》杂志列为中国首富,凸显了资本市场对这一新兴产业的追捧。一年后的2007年,彭小峰力压施正荣以300亿人民币身家当选“能源首富”,胡润与《福布斯》杂志都把他列为中国第六大富豪,那年6月彭小峰把创办不满两年的江西赛维送到纽交所,创下中国企业在美IPO单一最大发行量纪录。
一时间,施正荣、彭小峰身上的首富光晕和财富效应,激起各界对光伏产业的美好期许。
当时投资界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形容光伏行业:“盈利能力不输金融业;造富能力不输互联网;对地方GDP的拉动能力不输房地产”。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全国掀起热火朝天的“光伏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