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困境的光伏企业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中国光伏产业是由国际市场催生的,一开始就面向出口。注定要经历“转型阵痛”。
世纪之初,欧盟各国大力鼓励发展太阳能电站,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需求旺盛。施正荣最早看到其中的机会,2000年回江苏老家创办无锡尚德,5年后彭小峰在江西老家创办赛维。
可以说,竞争匮乏的蓝海市场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共同培育了中国的“光伏双雄”。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光伏产业属于绿色经济,恰好呼应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战略需要,同时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拉动GDP等一系列显著效益,容易出政绩,因此扶持、补贴力度一直很大。
宽松政策往往让企业家们忽视潜在的产业风险,陷入暂时的狂欢,对危机浑然不觉。我们经常看到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民看到某种农产品需求旺盛,一窝蜂开始大规模种植,致使同类产品供给过剩,结果自然是亏本。这层心态在企业家身上同样存在。面对利好消息,如果能多一些节制和理性,着眼长远,避开凶险,也许会是另一番局面。
各地匆忙投资兴建的中小企业,享有用电、用地、贷款等一系列政策优惠,在国际市场上颇具成本优势,因此虽然生产粗放,技术陈旧,效益却十分可观。2009年,笔者在温州考察时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中小光伏企业投产当年便可收回成本。而尚德、赛维这样起步较早的企业无疑享有更大的优惠,以规模化大生产压缩成本,出口利润自然更为丰厚。
上述繁荣建立在这样一个沉重事实上:光伏原料、生产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产品充分出口欧洲需求大国,形成原料、市场、技术“三头在外”的“倒挂格局”,中国光伏企业几乎完全沦为“来料加工厂”。消耗本国人力、能源,最终却为他国绿色经济“做嫁衣裳”。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分析,这种格局下,“供应商谈判力量”与“客户谈判力量”都受制于人,与此同时,国内不断涌现“新加入者”,中国光伏企业只能走低价路线去迎合国际市场。为谋求“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惜自相残杀,走上疯狂扩张、野蛮生长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