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由“香饽饽”变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光伏业前世与今生的转圜,在恍惚间便已结束。
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落魄的光伏,却获得了更多关注。不仅因“双反”而与美国总统大选扯上了关系,又因涉及中欧有史以来最大案值的贸易纠纷以及温家宝总理亲自出面游说,而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
当然,无论是某些跨界专家的“友情关注”,还是部分媒体欠缺基本行业常识的报道,对光伏这样一种新兴技术让更多人知晓,无疑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舆论聚焦,对于未来需要社会广泛参与推广的光伏来说,绝对是好事。
不足的是,一些一知半解的分析与浮光掠影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舆论对光伏业的认识混乱,乃至形成偏见。当然,对于一种仍在不断创新的新兴技术而言,认知不同本属题中应有之义。可稍微有些麻烦的是,光伏业目前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正是由于认识混乱造成的。
其中,对“过剩”的理解、光伏与传统能源的关系以及光伏与社会生活体系如何对接等问题,已成为行业投资者乃至管理者最大的困惑。
思路决定出路,而清晰的思路,又源于对事物清晰的认知。因此,光伏业的脱困以及前途,有赖于从业者对其更清晰的认识,以及对光伏技术与传统能源体系、工业生产体系乃至社会生活体系之间关系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而在全行业遭遇生存危机之即,我们极有必要回头去看看来路,去厘清其中的发展脉络,去发现其中的发展规律,并由此出发去思考未来的方向与前行路径。
过剩悖论
光伏业当下最显性的问题,无疑是产能过剩,或者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在理解这一现象时,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一哄而上的投资及内需市场开放不及时。要么指责投资者不够理性,要么责怪地方政府瞎掺和,要么埋怨管理层开启内需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