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劫难
9月12日,天合光能宣布裁减管理层200名。
5天后,尚德电力宣布削减1/4光伏电池产能,1500名员工“绝大部分离职”。当日,赛维将部分房地产物业和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新余市政府,今年以来,赛维共计裁员5554人,占员工总数1/5以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
国内光伏巨头的裁员举动以及糟糕的业绩,让中国光伏产业被一片前所未有的悲凉所笼罩。
光伏巨头尚且如此,中小企业关停、破产更不在少数。今年初,浙江曾出现国内第一家申请破产的光伏企业——协成硅业。浙江太阳能产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未来将会有很多中小企业面临淘汰,这恰恰是此前一窝蜂上项目的恶果。”
这并非国内光伏企业的首次危机,但却是最严重的一次。梳理10年来,国内光伏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光伏企业此前大致还经历了两波危机。第一波是2005年原材料暴涨,导致企业成本激增;第二波则是国际金融危机,需求降低出口受挫。这两次均被随后而来的上涨行情所掩盖。
如今,既有上一波危机的延续,又有美欧对中国光伏“双反”的新压力。继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后,9月6日,欧盟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据记者了解,国内光伏企业9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每年销往美国大约10%,欧盟销量最大占国内全部产能的70%,贸易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调查,将是迄今为止欧盟对中国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如果欧洲大门关闭,对于企业将会是灭顶之灾。那么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约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