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轮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也希望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及时组织光伏企业,积极应对包括“双反”在内的任何针对中国企业的不合理贸易制裁,然对国际社会喊出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国的声音。
企业如何自救?
利用当前的时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为下一轮的市场扩张做好准备。
依赖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增加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等、靠、要”的消极态度,不应该成为有志于领导全球光伏产业的中国企业的做派。“应对压力和挑战,中国光伏企业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寻求出路。”袁全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内部重优化,具体指的是提升管理水平、制造水平、金融水平,优化团队结构、技术升级等;外部重开拓,具体指开发新商业模式、新型市场、新产品等。”
换一个角度来看,光伏产业目前虽然处于低谷,但实际上也有利于光伏产业的技术提升。未来光伏市场的扩张会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因为对光伏市场的规模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光伏发电的成本,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应用来降低成本,期望短期内光伏终端市场有大的扩张是不现实的。杭州精功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厂商应该利用当前的时机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为下一轮的市场扩张做好准备。
如今,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则为光伏产业、特别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SEMI中国区总裁陆郝安强调,低技术水平的恶性竞争、赔本透支的价格战已经让中国光伏产业伤了元气,只有用技术武装起来的中国光伏业,在国内、国际市场才具有持久不衰的竞争力。
专家观点:
江苏中能硅业副总经理吕锦标
根据业务特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就光伏产业链而言,兼并重组对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也许还有些可操作性,但在多晶硅领域,是很难实现企业重组的。多晶硅行业因为其高技术和高投入等特点而造成进入门槛很高,退出也同样很难。
所以政府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时要注意不同的业务特点。从产业规模上看,目前一个世界级的多晶硅企业,其规模在5万吨上下,可以供应近10吉瓦晶体硅电池的原料,为四五家世界级的电池组件企业供料。可以肯定的是,千吨级的多晶硅一定不具备万吨级项目的规模效益,但几百兆瓦规模的电池组件企业未必竞争不过几千兆瓦级规模的企业。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