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多晶硅巨头挪威REC Wafer公司的破产,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前景再添阴霾。而中国光伏企业更是从去年以来在海外不断遭遇“反倾销”调查,我们必须以当前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严峻危机为重大的调整契机,彻底转变原有的市场观念,树立起科学市场观。
首先,国际市场固然重要,但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所在。2010年我国装机容量尚不足全球1/20,应逐步扭转“国内耗能、国外节能”的出口创汇模式,让成果和产品不断惠及国内。
其次,大宗市场固然利厚,但众多的细分市场是更为细水长流的利润源泉所在。光伏企业既有公用事业市场,也有住宅民用市场,应进军已有的并开拓未有的细分市场,针对各类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消费光伏产品。
第三,审慎的市场扩张是更为科学理性的成长之道所在。在市场利好面前,很多企业容易盲目跟风而上。光伏产业这些年来的大起大落可谓对这条规律的生动写照。想当年,一度火暴的光伏市场行情吸引大量中小企业盲目跟进,结果大小厂家700多,供求严重脱节,使得众多光伏企业陷入绝境。
第四,价格低廉固然诱人,但创新的技术含量是更有生命力的竞争优势所在。片面依赖低成本势必造成低附加值,削弱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以太阳能电池高效高质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方向,推进光伏科技的长足进步。
第五,扶持创业固然可用,但应用示范工程和培育市场需求是更富有远见的战略举措所在。简言之,就是政府扶持主要是补市场环节还是补生产环节的选择。从光伏产业的特点和状况来看,更适合补市场环节,也就是在市场临界点助其临门一脚。这既更符合国际规则,也避免政府授人以柄。因此,下一步重点应放在商业化、市场化上,进一步细化全国统一光伏上网电价政策等,逐步加大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作者是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