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而言,在2011年11月29日,一家媒体发布新闻说,尚德已经计提1000万美元的人员遣散费,这可能预示着这家光伏企业准备进行大规模 裁员。作为一家纽交所上市公司,计提1000万美元的人事成本是尚德三季度财报中公开出现的一句话,但是媒体却可以将它变成一件似乎被隐藏得很好、但却终 于被发现的丑闻。张唯曾向他的丈夫建议可以向媒体公开谈论此事,“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做。他可能觉得我一说精简机构,别人马上就会觉得尚德不行。 其实你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完善企业和完善管理的角度去谈论这种人员精简。”
施正荣就是不愿意谈论。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他拒绝了。随后,在他出席的一次公开活动上——这是中国光伏产业为了应对美国“双反”调查 而举行的发布会,除他之外,还有如苗连生、高纪凡等行业大亨参加,当有记者向他问及这个裁员传闻时,他被描述为“略带烦躁地扭头面对其他记者”,回应说: “今天只谈双反,不提尚德。”讽刺的是,结果他的回应反而喧宾夺主,成为第二天最大的新闻。
他和尚德都可以有更好的回应。后来,在问到这个问题时,尚德刚刚上任半年的CFO金纬(DavidKing)说:“一个公司经过十年快速的成 长,从0做到年销售30亿美金,中间肯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些做得不好,有些做得太过,都要有所调适。因为现在,市场分分秒秒在变化,成本要斤斤计较, 赚钱却都是几分钱几分钱抠出来。”因此,“有些东西我们不做了,有些部门我们要重新组合。所有这些都需要成本。1000万的资金中,60%-70%都会发 生在海外。因为海外的人力成本比较贵,请人家走也比较贵。国内工厂的工人基本不会动,我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培训、多班制。但是工厂的中上层管理人员我 们会做些调适。可是最大的调适是在海外。”
那他为何不愿意这么做?施正荣沉思着,努力做出轻松的表情:“也不是说我不想发出声音,我也想,但是好像总是不能通过正确的渠道发出声音。有时 候跟别人讲了,但是别人也只会讲一部分的东西。比如别人会把高管的离开都放在一起,好像我众叛亲离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
他笑着对我说出自己的抱怨:“大家更多批评我,是在公司运营的层面。他们说的也不能说都错了,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企业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 不断出现问题又不断改进的过程。他们可以用一种更加宽容和建设性的方式来讲这些话,而不仅仅是现在出了问题,都是你一个人的错,你理想主义,没把这个企业 管好。但是管一个企业,10个亿、50亿、100亿再到1000亿,过程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我自己也是个成长过程。从这个角度,我认为,大家可能缺乏一些 对企业本身发展规律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内在挑战的认识,而只是看到一些比较肤浅的东西,做一些表面的解读。”
不过旋即他又担心我会将这种抱怨理解为一种示弱。“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不能承受,我只是说那样讲会更客观一些”;“我这个人还是有些脾气,喜欢我行我素。认为对的事情,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我不会听外面一些说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