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风电场因为并网问题而被迫“晒太阳”之后,部分光伏发电厂也遭遇了因缺乏太阳能电池板而“晒太阳”的窘境。行业人士认为,国内光伏发点政策“未按市场规律办事”是主因。
光伏电厂“晒太阳”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指出,由于目前国内光伏组件制造商对政府制定的电池板售价不满,导致光伏发电项目因采购不到电池板而不得不“晒太阳”。
梁志鹏以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省区之一的青海省为例说,该省有很多光伏发电项目支架已经做好,但买不到电池板,国内许多制造企业不愿意给这些项目供应电池,而宁愿把电池卖到国际市场上去,导致国内很多项目签订了合同后又撕毁了合同,宁可按照合同法打官司赔钱,也不愿意做。
与梁志鹏有同样担忧的是西宁市太阳能协会会长赵恕。他介绍说,目前青海省的光伏发电项目对电池板售价的要求大都为11~12元/瓦,而对于主要向欧美市场出口的光伏制造商来说,这一价格不但毫无吸引力,而且会令企业亏损。“因此,尽管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并不缺货,但和发电厂的价格谈不拢。”
一家光伏制造企业的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了上述说法。该人士称,目前国内光照资源丰富的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及甘肃等省份均面临“有厂无(电池)板”的窘境,这一现象并不鲜见。
据该人士介绍,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板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15~16元/瓦,平均较国内11~12元/瓦的价格高出5元左右,价差达到30%左右,因此厂商普遍对国内光伏发电项目“不感兴趣”。该人士指出,政府的光伏发电项目招标中,投标方均为国家大型电力央企,这些企业为投标成功而不计成本地降低价格,并且对市场的实时行情也缺乏了解,与生产厂商的交流十分有限。而此种投标方法之下,最终中标的价格往往低得令厂家无法接受,因此光伏发电项目只能“晒太阳”。
“因此,国内的组件企业也学会了钻空子。”上述人士表示,“他们与这些投标的央企签订的是意向合同,只要价格太低,就不供货,转身卖给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