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双碳”目标约束企业选择,但仍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正向影响。近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白重恩教授在中国零碳计划发布仪式上表示,碳中和目标可以从多个方面释放中国经济活力,推进共同富裕就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碳中和的目标,如果做的好,将有利于更好的共享,推进共同富裕”,白重恩表示。
他以碳交易机制举例称,目前碳交易市场是将配额发给企业,而未来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碳配额发放给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的消费者,这样他们就有了一部分资产。“如果我消费者减少对碳的依赖,可以把剩余的排放权拿到市场上去,这也是一个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
白重恩坦言,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潜力影响很复杂。一方面,碳中和的实现是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给碳达峰到碳中和只留出30年时间,远远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周期,而且中国本身高度依赖煤炭。不过,白重恩认为,双碳目标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速下降。
“尽管总目标带来极其艰巨的挑战,但是如果考虑到在创新方面、克服机制障碍方面、在更好的开放竞争优势方面,加上制度设计上更好的体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觉得碳中和的背景下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白重恩表示。
考虑向消费者发放碳交易配额有利于共同富裕
碳中和或会倒逼政府支持创新。白重恩称,研究普遍发现,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回报通常小于给社会的回报,因此创新如果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仍然不够,没有达到社会最佳的水平。不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下,中国各级政府可能会给与更大力度的支持,助推高质量的创新。
白重恩还表示,双碳目标可能会帮助中国克服体制机制的一些障碍。比如,中国在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均存在不合理的限制,比如一些“僵尸企业”进入过剩产能,而地方政府为了保就业并不让企业退出,不过,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退出可能会变得更加有效。
“尤其是高碳强度的行业,本来为了稳定把它养着,如果利用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推出,给更高效效率的企业创造空间,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过去准入方面也是多多少少有一些隐形障碍,如果我们做的事情确实能够帮助更快实现碳中和,就会有更有利的支持。”白重恩表示。
白重恩还提到,目前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能够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让中国绿色技术加大国际合作,也会使得增长潜力提升。
双碳计划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变量之一。据白重恩介绍,双碳计划、国际环境、新冠疫情是主要的不确定来源。如果不考虑上述影响,参照东亚四国和西欧14个经济体的历史数据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5.6%,在接下来两个五年内的年增长率分别是4.9%和4%。
“双碳计划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变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