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光储和风储开始被写入政策,并有望成为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标配”。
不久前,福建省九地市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GDP数据,在7个GDP增速实现正增长的城市中,经济体量第二小的宁德市首次跻身GDP增速第一。
很多人认为,GDP增速的快速提升,得益于宁德市本地企业、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业绩贡献。
的确,在中国不少地方,储能都贡献了可观的GDP。然而,这只是储能产业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方面。
今天,身在安徽金寨的贫困户,已经不需要远赴外地打工,他们只要通过参与当地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或参与电站的后勤辅助工作,就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身在青海的光伏运营人员,无需费力监控数据,他们只要登录基于“区块链+共享储能”技术建立的大数据平台,就不仅可以轻松查询电站发电收益,而且能管理分配这些收益。
身在四川或陕西的农户们,也不用发愁自家农产品的销路。他们只要打开一部智能手机,连上直播,就能把新鲜的产品推销给千里之外、同样手持手机的买家。
上面这些真实的场景,正是在过去几年中,储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
打造“绿色银行”
提到储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类似大型集装箱的电化学储能。这些“集装箱”大都在2018年后出现,由于国内电网侧储能的启动,电化学储能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但增速快并不意味着体量大。截至2020年6月,电化学储能在储能总装机中占比仅为5.6%,剩下的94.4%包括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熔融盐储能等。其中,抽水蓄能占比最大、经济性好,因此很早就被用于扶贫。位于安徽金寨的抽水蓄能项目就是典型的扶贫项目。
2012年6月,我国根据安徽金寨的实际困难和发展瓶颈,作出了集中精力、重点帮扶金寨县实施“5+1”扶贫项目的决定。其中的“1”,即建设金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抽水蓄能”多次出现在扶贫文件中。
先是在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支持老区发展生物质能、天然气、农村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加快规划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
而后的2018年,国家能源局印发了《进一步支持贫困地区能源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安徽金寨、陕西镇安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在这份文件出台时,金寨抽水蓄能项目已经正式开建一年。尽管开工时间不长,但工程对扶贫的作用已经显现。
抽水蓄能电站需要巨大的落差,因此项目大多建设在山区。为了便于电站建设,工程首先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建设,如开凿隧道、改扩建关联道路,以改善电站周边地区的对外交通条件,便于后期工程推进。
基础建设最需要人力,从2017年开工后,金寨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就获得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此外,库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优化,也推动了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让当地居民增收成为现实。
很多人会把水电称为“绿色银行”,这类工程尽管前期投资大,可一旦建成,将为当地提供可持续的收益。当下,金寨项目尚未完全竣工,但它作为“绿色银行”的前景被多方看好。
从发电收益看,抽蓄电站是典型的重资产项目,前期投资大,但维护成本低。根据国内现行会计和税收政策,抽蓄电站厂房大坝可使用100年,一旦40年的折旧计提完毕,电站仍能运转,为当地带来可持续的利润,长期造福地方经济。
从周边收益看,山水兼备的抽蓄电站风景宜人,往往更吸引游客。而当地旅游业形成后,则可以以点带面,催生出更大、更多的消费需求。
用好“最后一公里”
除了“绿色银行”,储能还有一个称呼:可再生能源的“最后一公里”。
众所周知,风能和太阳能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而储能可以减少可再生能源波动对电网的影响,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消纳。因此,它被称为推进能源变革“最后一公里”的技术。
当下,无论是分布式项目还是集中式项目,储能已经成为电站配套建设的一部分。
在中东部一些贫困村,光伏扶贫项目会配备一定比例的抽水蓄能,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增加发电量,切实提高电费收入,让扶贫项目最大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西部新能源发电基地,储能与新能源的组合则采取了全新的模式,如在青海鲁能海西州采用的“共享储能”交易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为电源、用户自身提供服务,又可以灵活调整运营模式,实现全网共享储能,增加了自身的利用率,提升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2020年上半年,“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光储和风储开始被写入政策,并有望成为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标配”。
从3月开始,青海、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在其《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方案和申报要求》等文件中,明确鼓励“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一些地方出台了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的支持政策,如对按比例配置储能的可再生能源场站给予优先并网、增加发电小时数等激励措施。
随后,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始招标建设配套储能设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8月底,已经有超过20个“光伏+储能”项目进入招标及建设阶段。这意味着,新能源项目开发,或将由传统单一开发模式向“风光储”多能互补、打捆外送的方式转变。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成本上看,“新能源+储能”或许并非最经济的手段,但它却是一种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的途径。
安全是小康社会的前提,能源系统安全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在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保能源安全”成为“六保”之一。未来,随着更多新能源落地,电力系统面临新的变化,保证能源结构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储能需要更灵活地调节资源,支撑能源系统,不在“最后一公里”留下遗憾。
推动“治理”变“智理”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强调一句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也就是说,能否实现全面小康,不仅要看经济体量是否增长,还要关注农村老百姓生活是否发生好的改变。对于这部分群体,需要改变的是观念和思路。
扶贫必扶智。过去几年,随着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各种知识、技术和思路,通过小小的屏幕传递给广大农户,提高了他们改变贫困现状的信心、能力和手段,让他们在产业发展实践中提升“造血功能”,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今天,在农户们使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直播卖货、登录平台分享种植经验、上线组团讨论村务的时候,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些平台和网页的背后,还有若干个数据中心。这些承担着运算功能的数据中心,离不开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组成系统的支撑。
在综合储能的助力下,数据中心在各地陆续出现。大数据应用的加速,也让社会“治理”转向“智理”。
在河北,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利用油田技术优势,航拍绘制帮扶村马村的详细地图,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村里制作扶贫信息库和规划资料库,为后续的扶贫工作打下了信息化、数据化基础。在数据信息的支撑下,村里建起了能解决100人就业的扶贫车间,通过整合发展手工业、养殖业带动就业150余人。
在山西,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借助电力大数据,开发了“精准扶贫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根据各驻村工作队报送的数据,得出户、村、县、市四级“脱贫指数”。“脱贫指数”直接反映了贫困户人均收入与当年脱贫标准指导线之间的差距,帮扶人员通过“脱贫指数”可精准定位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并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找准症结所在。同时,系统通过对帮扶贫困户用电量的分析,对脱贫状态进行辅助决策,提升“脱贫指数”判定的精准性。
尽管储能不会出现在“台前”,但在大数据应用中不可或缺。在未来,随着小康社会治理的完善和优化,更多数据中心或将出现,储能的支撑作用必将越来越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