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扬中市八桥镇红旗村村民袁明芳家,屋顶上16块深蓝色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61岁的袁明芳佝偻着腰,站在小板凳上打开院子里的电箱,指着电表上的数字兴奋地说,这一天已经发了快20度电,按照补贴后每度0.771元的上网价格算,全部上网就是15元的收益。“只要有太阳就有电,白天用电不用愁,能省一半的电费,用不完的电卖给供电公司,一年4000元稳稳当当。”袁明芳说,钱不多,但对他们这个残疾人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补贴,“起码每天能多个肉菜,给小孙子补补身体。”
袁明芳有肢体残疾,老伴朱圣林是聋哑人,儿子儿媳都有智力残疾,孙子还在上小学。此前一家老小全靠一亩八分地的庄稼和朱圣林下地笼捕黄鳝维持生计。“运气好能有个2斤黄鳝,卖上100元,偶尔捕到点小鱼小虾算是加餐了,后来村里帮我们申请了低保和残疾补助,还安排我儿子去镇里的金波管材公司干点体力活。”袁明芳给记者算了笔账,低保金和残疾金一个月是2587元,儿子月工资2000元,加上每年的慰问金、土地流转费,年收入超过5万元,总算是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要脱贫摘帽,更要“锦上添花”。“像袁明芳这样的家庭,几乎没有劳动力,虽说是脱贫了,可要提高生活幸福指数还有较大困难。”八桥镇人大主席、慈善分会会长姚永洪介绍,扬中光伏产业发达,如果给袁明芳这样的建档立卡户装上“金屋顶”,既可以保护环境,又给了他们一个“阳光存折”。2017年,扬中市慈善总会、市残联、八桥镇政府共同出资,为20户残疾人建档立卡户安装每户5000瓦的光伏发电站,后期运营维护由专业人员上门服务,袁明芳们不用费神。“‘光伏扶贫’目前在全市推广,300多建档立卡户每年能获得3000元左右的‘阳光收益’。”姚永洪说。
享受“阳光收益”的,不只是建档立卡户。红旗村73岁的村民贺兰芳也在自家屋顶建起了“金屋顶”。“去年8月份村干部上门动员,说装这个光伏屋顶,每家补贴1800元,剩下的钱从每年光伏发电的收益里扣,我一听不花钱,好事情啊,就跟村干部讲把屋顶能装的地方都装上,最后装了35块发电板,总成本4万元。”贺兰芳指着院子里东西两间平房说,光伏发电板的寿命是20到25年,按20年算,前8年每年拿1200元,8年后费用还清,每年拿1万元。一个光伏发电站能给她家带来129600元纯收益。
像贺兰芳这样安装“金屋顶”的普通家庭,扬中市还有8000多户。从2015年起,扬中市政府鼓励居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6年内每发1度电奖励0.3元。同时当地推出“阳光贷”,由光伏公司为农户提供保证担保,保险公司为农户所购买设备进行投保,银行为农户提供信贷资金,农户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新坝镇前进新村村民唐飞从中尝到了甜头。
“去年‘五一’回家看到周围邻居装上了‘金屋顶’,心里痒痒的,跑了一趟银行申请贷款,没想到屋顶发电并网后两三天,贷款就下来了。”唐飞说,现在全村90户村民,家家都在屋顶“种太阳”,坐在家里拿“阳光分红”。
截至今年6月底,扬中市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达50兆瓦,累计发电量超过7500万度,如果全部用于上网卖电,能为当地居民增收约5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