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光伏组件企业发布了2020年度半年报。从各家公布的财报数据看,尽管情况略有不同,但实现盈余的企业仍然占大多数。营收增长是好事,但上半年的组件企业,活得很纠结。
硅料价格上涨快 组件企业压力大
年初以来,因为硅料报价的基本稳定,多晶硅菜花料价格在3月份短暂下滑后基本稳定在43元/kg。这也是组件企业相对舒心的一段日子。
进入7月以来,因为新疆疫情管控以及2家主要硅料生产企业突发事故造成的供应短缺,以及光伏玻璃、国际银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让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并一路上扬。根据硅业分会的数据,截至上周(8.26—8.30),菜花料报价为66元/kg,致密料报价为94元/kg,较8月初分别上涨26.9%和20.5%。
受硅料和辅材等价格上涨的影响,从7月8日至今,多晶组件平均报价稳定在1.26元/W,而单晶组件涨幅较快。根据报价,单晶355-365W/425-435W功率段组件价格由1.45元/瓦涨至上周的1.59元/W,涨幅为9.6%,最高报价已经来到1.7元/W;单晶325-335W/395-405W功率段组价价格由1.44元/W涨至1.54元/W,涨幅6.9%,最高报价为1.68元/W。
组件价格的持续上涨给组件企业、电站业主带来了巨大压力,甚至上游硅片企业的每一个细微举动,都让组件企业风声鹤唳。以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为代表的一批业内人士,甚至不得不为此事专门发声。
从7月份大唐、三峡等大型光伏组件集采中标结果来看,440W+组件最低中标价格区间在1.34-1.49元/W。8月26日中广核两个标段组件采购公布结果,价格分别为1.54和1.55元/W,尽管较之前有所上涨,但仍与企业当初的低报价差距明显。
一边叫苦压力大 一边制造新需求
市场经济下,供需决定价格。既然上游硅料一直涨价,作为下游的组件企业,完全可以联合起来抵制,但让人很困惑的一点是,组件企业不仅没有抵制,反而都在纷纷扩大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20年以来,晶科投资350亿,隆基投资287.85亿,东方日升286亿,通威投资235亿,晶澳投资123.3亿,五家投资合计1282.15亿,占总投资2155.87亿的中59.47%,占总投资额近60%。且这些企业均投资上下游及相关产业,晶科投资电池片和组件,隆基投资硅棒、电池片、组件和边框,晶澳投资晶棒、电池片和组件,通威投资晶硅和电池片,东方日升投资电池片和组件。
在这份投资清单中,投资总额近2156亿元,组件产能扩产幅度最大,扩产投资总额达1074.33亿,占总投资超过一半。仅扩产的组件总产能就已经超过220GW,这还不包括最近加入的山煤国际、钧石能源等等。
产能决定一切 疯狂扩张矛盾又无奈
一边对于上游的涨价压力叫苦不迭,一边又在疯狂扩产制造新的需求,组件企业为何活得如此纠结?
“光伏行业发展速度太快!在差异化的竞争环境里,企业只有不断地投资建设、扩大优质产能规模、提升市场份额,才能始终保证自身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工厂的成本是1,但两个工厂的成本却不是1+1,有可能只是1.8甚至更低。
“随着资源的集约、产能的扩大,产业化优势就会越明显,企业的生产成本越低,也越具竞争力。”该业内人士说道。
“组件企业看似在疯狂的扩张,但产能总量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此轮扩张,更多的是淘汰落后产能。”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总裁李纲表示,近两年组件尺寸的频繁变动,让新技术没有消化时间,很多生产设备还没有收回成本就被淘汰了,疯狂扩张的组件企业中,有一部分也是为了不被行业淘汰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