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分布式光伏”,紧跟着出现“骗局”二字时,那种心痛,相信每一个光伏从业者都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一方面是部分经销商宣传用语不规范,给了业主不切实际的承诺,一方面也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业主贪图便宜有关。作为广大群众了解光伏的直接途径,经销商和传播媒介需要对各类信息加以筛选,让行业外人士了解真正的分布式光伏。
遗憾的是,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从搜索引擎推广到朋友圈刷屏,太多无法辨别真伪的资讯疯狂涌入我们的生活。甚至,包括一些专业媒体在内的传播渠道对于信息丝毫不加甄别,美其名曰“媒体只是平台,信息真伪由读者自行判断。”
如果按照这一标准,魏ZX的死是他自己判断失误的结果,因为搜索引擎只提供了信息而已。
通过诡辩撇清关系是很容易的。但作为媒体也好,作为经销商也罢,在用户面前,我们是相对专业的一方,掌握了各家产品的更多信息,我们有必要进行基本的判断,选出最真实的呈现给用户,让用户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哪怕到最后他选择了降级组件、不抗风的角钢支架,但我们已经尽了告知和劝阻的义务,心中无愧。
在分布式市场奔走一年多,笔者也算积累了一点经验。总体来看,大多数经销商都能做到诚信经营,特别是531新政发布后,试图赚“快钱”的人纷纷离开,留下来的大部分人,都想把光伏做成一辈子的事业。
但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想把光伏在老百姓心中最后一点美誉吃干淘净,填充自己的腰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发动所有力量做宣传,渠道营销费用占比之高闻所未闻。在不知名网站、小众自媒体、微信群、朋友圈、手机端搜索引擎甚至街头电线杆上,你都能看到他们的宣传广告。
根据我的经验,这些虚假宣传可分为以下几类:
01
产品造假
这应该算是最常见的一种造假方式了。每次打开微信群,迎面而来的往往是各种“收售降级、拆卸组件”,或者“低于市场价出售一线厂商组件、逆变器”。无生产厂商、无标签铭牌、无售后质保,只有做一笔赚一笔的流水。
经销商不知道这些组件的真实档次吗?我相信一个从业一年以上的光伏人,面对1元/W的组件,应该有能力判断,这不是一线企业正A级产品。
但他还是采购了,并为它们贴上眼熟的标签,拿到偏僻地区售卖。“优质太阳能发电产品大促销,夫合、品科、睛天、开阳光等一线品牌,只要3元一瓦,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介绍亲友来还送拼夕夕大礼包。”
至于售后运维服务……安装完第二天你就找不到我了,承诺100年又有什么关系?
02
宣传与发电量造假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欺诈方式。由于老百姓对“等效利用小时数”并不了解,每千瓦每年预计能发多少电,都是经销商说了算。为了突出自家产品的优良性能,经销商恨不得把光伏电站安在太阳上。河北每千瓦每年发电2000度、山东每千瓦每年发电1800度……可能他们都把国家能源局负责核定资源区分类的领导当空气吧。
另一类造假则更为隐蔽。对大多数居民用户,查看发电量的途径为连接逆变器的手机APP,且喜欢与邻居比较发电量。于是,经销商直接与生产企业(一般为不知名小厂)沟通,将逆变器端发电量按1.2倍甚至更高倍率显示,制造出“我家产品发电量更高”的假象,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这种方式自然骗不了电网公司,到领取电费收益的时候,用户才能知道真实的发电量数据,但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
03
商业模式造假
分布式光伏有屋顶租赁、融资回购、电价折扣、零首付安装等多种商业模式,其核心有两点:第一,让用户享受到利益;第二,保证公司投资收益。
如果上述两点有任何一点不满足,该商业模式都难以持续。没有哪家企业把光伏当慈善事业来做,也没有哪个用户愿意白白承担责任与风险。最近被媒体质疑的X峤光伏,宣称用户投资2万元建8KW电站,25年累计收益达11万元,其董事长高某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我们的钱不是贷款来的,而是互联网资金,烧钱这种事,只有烧到一定温度才能得到回报,半途而废是没有结果的。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联想到X峤的根据地(天津武清区),看着他们的宣传人员打鸡血般的神情,我总担心发生点什么。从电费收益的角度来看,即使X峤公司配资2万元,在山东地区把8KW家庭光伏系统建起来,每年的电费收益(全额上网)也不过4000元左右,公司要贴1000多元给用户,连续20年……这已经不是“活雷锋”了,算精准扶贫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和所谓商业模式总能得到各种宣传机会,点燃观众的激情。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曾在微信群内表示:“这家企业在浙江落地了吗?绝不能让虚假商业模式进来!”如此担当,如此气魄,令人佩服。
04
全公司洗脑式造假
这是最可怕、也最难防范的一类造价,因为谎言重复太多遍,连他自己都信了。
中央领导原话是“用可再生能源改变世界”,到这里就变成“领导提出要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本来是产品达不到市场主流水平,偏要逞强宣传“弱光性能”。就连媒体曝光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变成了“不实报道、故意抹黑、侵犯我司合法权益”,动用各种手段施压,要求媒体删稿。
前不久,该企业发布了半年报,称营收增长6倍,净利润增长30倍,获得多家媒体转发。但很快,财新撰文指出,其应收账款超过226亿港元,关联交易突降为0,项目第三方公司独立性存疑。哪一篇报道更可信、更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见解,这里只重复我在分布式调研结束后对这家“没有不可能”的企业的评价:该企业进入户用市场较早,用户多是农村地区对光伏毫无了解、希望从中获取高收益的留守老人。
我能说的只有这么多了。
05
后记
不作恶,不欺骗,不隐瞒,是对经销商和媒体平台共同的要求,是行业责任感最真实的体现。
我们没法让搜索引擎拒绝莆田系医院,但我们可以在相对专业的光伏领域,帮公众区分李逵和李鬼,拒绝宣传不实信息,为用户介绍各家光伏产品的真实寿命和发电量。
你愿意和我一起努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