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背景:
2018年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点击灰色字体可查看原文),文件指出自发文之日起,光伏发电的补贴标准均下调0.05元/千瓦时,即全额上网从0.75、0.65、0.55下调至0.7、0.6、0.5;分布式补贴标准由0.37元/千瓦时下调为0.32元/千瓦时。同时通知明确指出,今年暂不安排需要国家补贴的普通光伏电站建设。
后光伏时代:没有补贴,光伏产业何去何从?
这个文件对光伏产业影响确实很大,这两天讨论的人也很多。
不少观点认为,这个文件出台后,光伏行业会雪崩甚至瘫痪。
我倒觉得这有点危言耸听和言过其实。
因为我觉得补贴停掉后,对光伏行业的确会有巨大的阵痛。
但这样的阵痛,并不会让整个行业挂掉。
而只会让行业新技术淘汰旧技术,让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让那些只能吃补贴才能活下去的不思进取企业淘汰掉。
让整个行业进入全新整合期,行业集中度将得到大大加强。
这样行业才能进入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里,而不是只能依靠补贴活下去的畸形产业。
不过对于这两天关于“光伏崩溃”的言论,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是一个局外人,不是一个光伏产业从业人员,所以才能比较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
但如果是光伏产业的从业人员,毕竟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并不奇怪。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把这些“雪崩”言论太当真。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认为,这个孩子已经“临近”成年了,还在喝奶,很没有道理。
明明有能力自己爬了,却还非要躲在窝里吃奶,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一次,国家是铁了心要断奶,你哭再多哭再惨也是没有用的。
与其还在那边哭,不如擦干眼泪努力站起来。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与其整天想着吃补贴,不如先想想怎么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让自己能在后光伏时代里活下去。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文件已经下达,木已成舟。
怨天尤人是改变不了任何事实,只有积极应对和发展,才能先人一步,抢的先机。
如果只会在那埋怨,于事无补。积极应对,才是正途。
本文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总结,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跟大家探讨下,在没有国家补贴之后,光伏行业要何去何从。
一、国家的想法。
关于光伏产业的出路,首先需要明确国家的意志。
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国家出台这个文件的目的也不是要把扶持十几年的光伏产业整垮。
反而,更加证明,国家对光伏平价上网的迫切需要。
光伏产业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一个靓丽名片。
作为极少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
目前我国光伏市场占世界光伏市场比例为:多晶硅占55%、硅片占83%、电池片占68%、组件占71%、光伏应用市场占47%。
清洁能源作为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不可能随便舍弃。
更何况,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之一,所以最近油价才会一直涨。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发展清洁能源,就成为更加迫切的事情了。
事实上,我从国家这次出台823文件,反而看出我国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要。
才会这样下猛药,来逼迫行业快速进入平价上网。
时不我待啊,美国正大力推进石油战略。
不会给我们时间,去跟之前一样慢慢发展光伏产业,再慢慢来个两三年来慢慢降补贴。
我国目前正在处于崛起,跟美国产生剧烈贸易冲突的局面。
如果在这样贸易战背景下,还要大规模从美国进口石油,送钱给美国。
中国就别想跟美国竞争了。
能源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如果连能源都要受制于人,何谈竞争和超越呢?
所以摆脱化石能源的依赖,是我国迫在眉睫的大难题。
我国光伏早一日平价上网,那么我国在能源问题上就能多一分主动。
这就不难明白,国家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出台这样一个光伏文件,停掉补贴来断奶。
但光伏企业里,有几个能明白国家的痛点和难处?
所以,我个人认为国家的确应当这时候出台这份文件,停掉补贴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10年前,当中国光伏产业还是一片处女地时,好多实业家都想进入这么一个处女地,但因为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一直为西方人所垄断,基于这样的经济背景,国家下力气扶持国内企业挑战光伏产业。
十年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光伏制造中心。
并且市场份额,也占据世界光伏一半。
从技术到市场,我国已经实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即使在诸如钙钛矿等下一代光伏材料的研究上,我国也没有落后于西方。
今年的SNEC展会上,协鑫集团甚至率先推出了钙钛矿材料做的光伏组件,让人眼前一亮。
另外,从硅料、到硅片、到电池、到组件,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一直是世界最低的。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企业还试图想多吃几年补贴,享受高额利润,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懒汉思想。
像某些单晶企业这样一直舍不得降价,试图维持高额利润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是短视的。
国家毕竟扶持光伏产业十年了,投入资金数千亿。
由于去年的大规模增长,导致出现了上千亿补贴缺口,如果不停掉补贴,预计在2020年会出现3000亿的巨额补贴缺口。
这样不仅对国家,对整个行业有序发展,反而才是更大的伤害。
有补贴,让行业缺乏紧迫感。才会出现某些企业舍不得降价的情况。
但有补贴,却一直拖欠着。就让这种缺乏紧迫感的问题,所带来的风险,转嫁到了终端投资商上,对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发展,才是更致命的毒药。
于是就出现了,产业上游在有补贴的预期下,赚取缺乏紧迫感的高额利润,而下游电站开发商,却又得面临实际拖欠补贴,和高额负债,动辄现金流出现问题的凶险局面。
此外还不停加大国家财政负担,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这才是国家不得不出台这份文件的真正缘由。
所以,作为一直在行业内吃国家补贴发展起来的企业,每一个光伏企业,都应该要有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去回报社会,去不惜牺牲利润来不停的降价,早日实现平价上网,才能让自身以及整个行业都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但可惜,作为企业来说,赚取利润是其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