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光伏政策解读和公司经营情况
出席:副董事长严虎、电站板块陈星宇,永祥股份CFO周斌,通威太阳能CFO周丹
6月1日,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光伏政策调整通知,我们在光伏展的时候多少听到了这些消息,政策出来引起了行业的关注、资本市场有一定的恐慌,行业协会也在征集意见。总的情况来看,政策力度这么大没想到。政策从年初到现在一直不明朗,这次总归是落地了,预示了发电侧也会尽快平价上网了,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对中长期和短期是完全不一样的影响。今天这个会议是想跟投资者交流一下这个情况,公司的相关业务负责人也出席了。
Q&A
文件出台后,没有开工和正在开工的光伏电站项目,还会不会拿组件还是会刹车?
我们的节奏控制的比较好,每年300-500WM的规模。我们抢630的项目只有50MW,对收益影响很小。到年底电站会有1GW。由于提前下降5分钱,我们新项目都会从投资上进行评判,达不到收益率会放弃一些项目。
去年6-8GW指标会放到今年630,目前很多项目531已经建设一大半了,很多组件采购到位了或者已经安装了,这块影响不会太大。下半年14GW的电站指标是暂时停下来了,肯定会大家会有影响的。
目前公司产能扩张的安排和公司的资金安排?
现有的产能扩张资金已经安排好,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渔光一体是未来两个产业结合的发展模式,从重组开始就宣传了。按计划到17年就要到2GW,后来16年及时做了回调,拿指标、拿补贴是很辛苦的,我们民企没有优势。去年也就新增不到500MW。我们只做渔光一体,其他不做。户用分布式我们也砍掉了,未来我们没有优势。我们要求投资报酬率在8%以上,资金成本5%以下。等到平价之后才会大规模做电站。
目前电站的成本情况是多少啊?
已经建成的项目成本在5.5-6块钱,在建的电站成本已经控制到4.5-4.8元左右。预期明年上半年达到4块钱以内的水平,度电成本会下降到3毛甚至2.5毛。
目前,公司硅料和电池订单排产情况?有没有客户暂停交付要求?如果下半年国内10GW、海外30GW的话,硅料价格到多少?
硅料的角度来看,第一点,其实并没有影响大的基本的逻辑:进口替代、淘汰落后产能。只是政策的下发在时间和节奏上发生了变化。第二点,市场价格,对通威的影响是多赚或少赚的问题。平价上网到来,价格在8-9万元,我们新项目也做过敏感性测算。第三点,供需急剧变化,硅料价格也会发生较大波动。经过我们调研和测算,硅料企业有刚性现金成本+三费中的现金支出,9-10万元以上的产能有15-20万吨。第四点,对永祥本来的业绩来看,上半年按照以前的预期实现一定的业绩增长,下半年价格会往下走,我们成本也会往下降。全年预期还是会达到比较好的收益,同比仍会有所增长。
电池片周五周六都跟客户在确定,六月份订单都已经确定好。协鑫、阿特斯、晶科、晶澳、日升,这些客户六月份的开工率都是100%。对于在建项目影响不大,会影响后期价格的判断。客户都在等下游电站厂商的计划安排。
公司多晶和单晶电池的比例会有调整吗?硅料产能会加速还是放缓释放?
电池3GW多晶,单晶3GW,在建的6GW的都是单晶产能。我们还是要从全球范围来看,单多晶需求的变化,电池做单多晶转换影响不大。电池替代台湾市场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如果需求如果急速萎缩的话,价格到什么位置我们就不生产了?
应该这么说,我们电池片的优势是远低于行业的非硅成本,一旦我们的非硅成本都没有办法开得动产能,我相信全行业没有一家能开的出来产能。
目前现在电池环节库存的情况?应收账款情况?下半年电池的价格?
存货、应收账款都不用担心,断崖式下跌我们不是第一次遇到了。电池片每次都是最苦逼的环节。我们在全行业成本最低,一直保持满产满销,现在也是如此。通威改变了行业的规则,可以提供最好的电池、更有优势的价格,但一定要保证现款现货。应收账款一直是为零的,报表上仅有的应收账款是给自己内部电站供货的。多晶电池1.3,单晶电池1.6,对后续的单多晶需求有反转的可能。电池端价格到年底要相较于年初降低10%-20%。组件年初2.8-3.0,年底2.2-2.4,类推下来组件扣掉一块钱就是电池的价格,年底多晶电池1.1-1.2,单晶电池的价差在1毛钱以内。从电池片企业利润情况而言,由于电池70%-80%的成本来自硅片,电池片只需要关注电池片价格跟硅片是否同步,这两个月而言,多晶硅片价格下降较多,这两个月对多晶电池相对还较好。
文件提到2018年指标暂停下发,后面会不会重启?领跑者情况?地方政府怎么支持?PERC进度怎样?
能源局面临多重的压力,他们自己的主意也是飘忽的,这次有点着急的意思。我们还是要根据行业的发展去判断,可能年底、下半年会有适当的松动。领跑者各种声音都有,实际运行状况还有待验证,应用领跑要到今年年底并网,技术领跑到明年中并网。我们的判断是继续保持领跑者为主导的市场,普通电站会保持继续缩减。
分布式这块争议很大,各个地方的支持力度差异很大,安徽、江苏、浙江力度大一点,也是用电主要省份,其他地方对分布式支持力度千差万别。总体而言,各个地方会逐渐趋紧。分布式发展规模能源局很难把控,分布式对电网还是有一点不稳定性。总体不是很乐观。
所有单晶产线都是按照PERC设计的,不是用的德国玛雅的设备,面对行业波动的时候不是可持续,批量的下了国产ald设备,4月底陆续到位,5月份安装,6月份调试。7月份实现现有3GW单晶产能的量产。目前在建的2GW单晶产能也是按照单晶perc设计的,今年10月投建perc,12月达产。
严虎:这次政策调整,是因为规模发展较快,补贴压力大。政府想把补贴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还留了两个口子,一个,18年指标暂不下发,如果这次对行业冲击很大的话,不排除到时候会放松;第二个,领跑者总体还是会推行的,普通电站早晚要取消,大家要放弃幻想。
对于国家来讲,补贴缓解到什么角度会放松管控?
这边没有说法,领跑者的补贴强度能源局比较满意。随着成本的下降,明年补贴强度也会下来了,倒不是主要矛盾。存量130GW,已经拖欠了100GW会非常难受。能源局十三五规划110GW,去年已经到130GW了。补贴强度降下来的话,19-20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放松。从电站企业来讲,电力接入会是将来平价之后限制。
严虎:17年电价下降,但是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终端收益率不降反升。今年电价价格出来之后,领跑者计划价格让能源局压力很大,国家要先收一收,看一看反应。
2017-2018年海外出口的量会有多大?
我们主要供给国内的组件厂,17年自己直接出口的占比在8%,今年计划10%-15%。
我们的扩产进度会受影响么?
加快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对我们来说,多晶硅、电池片都是最优的产能。用空间换时间。我们投资的基本逻辑都是产能替代,投资计划不会改变的。至于明年的扩产,2.5万吨的产能只是时间点的把握。第二点我们当期为什么要分两期来上,可以从第一期投产之后优化产能。电池片的扩产按年投,明年不改变。
目前来看政策有没有缓和的可能?
行业各家公司、协会,都在努力,不要构架政策不要变化太厉害,我们也在继续努力,估计有一定的可能。退补贴的大方向,大家一定要明确。短期是痛点,长期是拐点。
完全平价的话,用通威的组件能不能盈利?太阳能设备的更新换代是不是已经起来了?
在电站上我们并没有投太大,但是未来趁这个机会,把资金、能力全部投在优势产能的扩张上。2020年发电侧平价上网,这个时候腾出精力和时间,可以多做电站。今年投资成本已经降到4.8元/W,明年会到4元以下。实际上到3-4元/W,已经可以脱离补贴保证一定盈利能力了。
光伏行业11-13年是全行业最低迷的时期,13年开始筑底,14-15恢复,16-17快速增长发展,很多产能还是5年之前的,要面临这轮的淘汰。70%的关键设备中国人全部替代,这两三年的技术进步也非常快速,新上产能已经完全非常具备竞争力,接近平价水平的状况了,后发优势的空间已经很少了。
资本开支的安排?
17-19年预计有200亿的投资,包括:利润+折旧(120亿元)、募投资金(50亿元)、可转债(50亿元),银行间的贷款和中票,总体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满足17-19年的投资规划的需求(现在仅40%)。可转债已经受理了,计划三季度发出来。超短融我们刚注册30亿,成本5.9%只发了10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