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可再生能源投资:追热点 避风险

发表于:2018-02-28 13:41:29     作者:王芳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弃电现象仍然有赖于政策调整

经过各方努力,2017年全年弃水、弃风弃电量合计达到1007亿千瓦时,较上年下降近100亿千瓦时,但规模仍超过三峡电站976亿千瓦时的全年发电量。

任东明表示:“风电的并网消纳问题从2009年就已出现,到现在将近10年了,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从总体形势上说,经济新常态带动能源新常态,简言之就是不需要这么多电了。相对而言,消纳市场就成了稀缺资源,煤电和可再生能源都在争上网这个入口,要谁的不要谁的都影响着各自的利益。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为主,但具体影响到各自眼前利益的时候却可能谁都不愿让步。”

任东明强调,解决电力消纳问题涉及发电、并网、调度等多个环节,整个系统都要协调一致。因此要加强统筹规划,优化区域布局。同时,加强电网输电通道建设;更多地运用智能系统,智能控制;引入市场交易机制,配合电力体制改革;挖掘发电地区消纳潜力等。

时璟丽表示,虽然2017年电力增速大,但整个电力系统供给与需求侧不匹配的情况仍较为严重,前几年大量新增煤电是不匹配的主因,这对解决可再生能源限电问题提出更大挑战。要在短时间内将限电比例降到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难度确实很大。2017年可再生能源限电缓解,但部分风电的消纳是建立在价格扭曲的不合理方式上,从整个能源效率上讲确实减少了浪费,但开发企业利益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从市场化角度上来说,并没有形成可持续的长期市场化机制。

对此,秦海岩也表示,我国的弃风问题,大部分在于缺乏显性的竞争机制,调度原则标准不符合整体效率最大化的价值标准。弃风弃光限电的根本原因并非技术障碍,而是落后于发展的电力管理体制机制,核心是在电力供应能力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发电优先次序。在我国电力市场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给予风电合理收益的计划电量,保证风电发电调度优先权是可行的解决之策。

而在需求端,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彭澎向《经济》记者表示,未来的电力市场中,消费者支付的电费账单中应该标明来自于火电、风电还是光伏,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型企业公布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这一措施也有利于减少弃电现象。

大数据将改写行业规则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学会提取产品中的数据价值,才能“赢在未来”。

秦海岩认为,在商业模式上实现用户需求和企业生产的交互,在生产流程上做到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在技术上提高企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形成由各类信息化系统组成的多维一体的智慧管控体系,这是提高可再生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智能风电的建设中,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数据监控中心,能够实时查看每一台机组的运行状态,并对不同机型和区域进行各种对标分析,生成的大量信息作为决策依据。推动运维由故障后转向预防性,有效提升了项目收益。

秦海岩表示,创新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过去的一年,企业将创新基因与行业需求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被迅速引入,数字化、定制化特征凸显,高塔架、长叶片、大容量、智能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开发模式创新也有加速之势。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变革的主力,可再生能源和物联网的结合将会成为下一个风口,那些真正看懂并相信这一趋势,顺应发展潮流的有识之士会造就能源领域的下一个BAT。

提高质量,逐步放开市场

任东明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电价要由政府确定,未来电力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最终要实现灵活上网、灵活调度、市场定价,以竞争形成的电价才能真正地反映市场需求。

刘译阳指出,光伏是一个受补贴的新能源,实际上,补贴的调整就是市场机制的一种手段,通过上网电价的调节更科学,也更具经济性。在补贴没有彻底退出前,国家发改委的定价要综合各种因素,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未来,电价完全由市场调节后,政府更多的要放开前置审批,做好事中和事后的监管。

刘译阳建议,在质量方面,工信部一定要建立相应的黑白名单,进行动态监管,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出现质量诚信问题要曝光和处罚,形成公开透明的机制和严格有力的防范机制。

秦海岩向记者表示,国内光伏成本下降快,对风电也形成一定的压力,未来光伏成本下降幅度有可能超过风电。在通过扩大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上,风电已经基本没有上升空间,接下来将在质量效益、技术效益上更多发力。业界应在不断优化管理、开发、运维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将项目开发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赢取更大发展空间。

时璟丽表示:“国家应强化实施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在保障性收购小时数之内,必须足额足价收购,做不到需要有相应的补偿机制,超出的电量可以探索和实施市场定价。2018年是‘十三五’承前启后的阶段,将推出更好的市场规则、商业模式和实施细则。而光伏企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产业整合,目前政策激励了一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动作很快,但希望进来的都是优质资本,能够得到充分竞争;风电发电行业近年来发展平稳,但企业相比之前有些动力不够,希望通过市场化交易等新的机制,引入更多的主体参与,引发‘鲶鱼效应’,使行业更具活力;在风光等成熟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大门尚未确定何时关闭之前,企业要尽早做好应对准备,当未来某一天,风口中的风力减弱之时,仍然能够飞翔。”

来自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对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440亿美元,与2016年的320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由于火电的新增项目大幅放缓,对传统的电力企业来讲,可再生能源电力会成为最主要的一个选择,比如上海大众、宝钢已经拥有专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团队。而欧美一些大型跨国企业,也都持有大量风电站和光伏电站资产,这种现象在未来中国将会逐步出现。”彭澎表示。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9月27日

浙江宁波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年9月22日

武汉洪山宾馆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