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记者表示,其实不单单是BP,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在内的多家能源巨头都剥离了一些新能源项目。“当下大多数的新能源项目都不赚钱,”林伯强表示,倘若继续持有这方面的项目,就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继而拖累股价。
“可再生能源技术难以获得较大突破,难以和传统能源竞争,无法实现预期的高利润,传统石油公司因此将战略重点转移至油气领域。”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对记者表示,在BP面临巨大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仍然依靠政府补贴,利润率远不如化石能源,因此BP剥离可再生能源业务是在情理之中。
极具意味的是,BP在《203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是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均增长6.3%;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3%上升至8%。
但现实是,迫于无奈,BP的可再生能源梦想已然破灭。
“瘦身”进行时
事实上,不仅仅是可再生能源业务,在BP庞大的“瘦身”计划中,一些油气资产项目也未能幸免。
“BP在应对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赔偿可能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卖掉一部分对主营业务不构成直接支持的产业。”韩晓平对记者表示。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不久,BP就陆续宣布了在越南、委内瑞拉和巴基斯坦等国家逾200亿美元的资产剥离计划。
资料显示,BP于2010年7月以70亿美元的价格先后将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部分资产出售给了美国阿帕奇能源公司;几个月过后,BP又相继抛售了位于委内瑞拉、越南的油气资产,并且还将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地区的加油站业务剥离。
在2012年,BP与俄罗斯石油公司达成协议,将BP所持有的秋明BP公司中的50%股份出售给俄罗斯石油公司以换取123亿美元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