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大型电站“开刀”
2013年8月30日,中国发改委发布消息,对光伏电站实行分区域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电价标准。分区标杆电价政策适用于2013年9月1日后备案(核准),以及9月1日前备案(核准)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这也使得2013年9~12月份中国西部大量地区出现“抢装”现象。
其实,早在2013年3月份中国发改委曾下发征求意见稿,其中将光伏电站的标杆电价定为0.75~1.0元/度,当时业界一片哗然。之后业内多次有不同版本的传言称标杆电价上调,最终发改委将这一标准定为0.9~1元/度。
从2012年初开始中国就对大型地面电站的补贴从最初的每千瓦时1.15元调至1元,至今已经保持了两年时间。虽然部分地区大型地面电站补贴下调幅度超过10%,但两年来电站装机成本不断降低,这使得大型地面电站的投资回报率(IRR)仍然处于高位。从最新的电价标准来看,三类地区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IRR在8%~11%之间,一、二类地区的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IRR都在9.5%以上,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与之前差距很小。
笔者认为,中国向大型地面电站“开刀”不是简单的降低光伏补贴,而是从总量方面进行控制,即实行配额制。2014年中国光伏装机目标为分布式8GW左右,地面电站6GW左右。对于部分省份来说,国家给予的地面电站配额仅占到其准备建设的10%左右,这让不少正在做前期工作的地面电站项目陡然“停车”。
配额制是一把利刃,会严格限制今年中国大型地面电站的发展规模。不过笔者认为,配额制最大的好处是收紧自如,如果分布式电站不能担负重任,因为企业建设大型电站的意愿还是非常强烈,所以只要国家调整配额就可以顺利完成今年14GW的装机目标,这在操作层面总比随意更改上网电价政策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