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案按照9元/瓦和10元/瓦的系统投资给出了两套不同的分区上网电价,分别见表三。《电价补贴测算方案》最终建议四档分区电价分别为0.8、0.9、1、1.1元/千瓦时。
对于分布式的补贴,《电价补贴测算方案》给出的补贴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政策导向为鼓励自发自用,使其收益高于富余上网电量的收益,也高于大型地面电站的收益。该方案希望通过政策使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的度电收益比大型电站度电收益高25%左右,以吸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该方案给出的补贴标准见表四。
《电价补贴测算方案》甚至给出了更细分的多种分布式补贴方案:1.统一度电补贴0.45元/千瓦时;2.分为两档度电补贴,工商业用户补贴0.25元/千瓦时,大工业用户补贴0.5元/千瓦时;3.设置一档度电补贴,即按照大工业用电补贴0.5元/千瓦时,同时设置天花板,不能超过自用电分区电价,即标杆电价的125%。该方案的补贴原则是照顾到各种用电形式的用户,对自发自用的用户,使得电价高的补贴低,电价低的补贴高。这种补贴方式既照顾到资源分区,也照顾到不同用户的电价差异,以实现公平收益。
但最终在《电价征求意见稿》中,电价是根据9元/瓦的系统投资给出的,并且针对分布式发电给出了统一的补贴电价0.35元/千瓦时。对此,参与编写《电价补贴测算方案》的王斯成详细解释到,“对于按照10元/瓦还是9元/瓦进行测算当时有很大的争论。我们当时对成本进行过调查,向很多厂家做过询问,最后的结论是组件价格4.5元/瓦是合适的。事实证明2012年下半年招标价低于4元/瓦都是不合理的,现在招牌价又回到4.3元/瓦,不可能总是亏本卖。”在发改委价格司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财政部、CREIA专家代表等召开的内部征求意见会上,价格司并不同意,他们认为现在组件价格没有高过4元/瓦的,不能按10元的系统造价测算。虽然国家能源局也支持10元/瓦的测算,但最终出台的电价还是按照9元/瓦测算出来的。
王斯成更详细得阐述了CREIA方案中为何按照10元/瓦测算,“要考虑到系统效率。我们是按照80%的效率进行测算,但光伏系统效率做到80%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基于这样一个原则,一定要最好的系统才能真正做到收益,建得粗制滥造的电站在长期看是没法盈利的。”
对于分布式电价的一刀切,王斯成也有不同的理解:“以上海为例,光伏电力总价格达到1.3元/千瓦时比较合理,当地的商业电价本来就1元了,国家就再补贴0.3元;如果是大工业用电,电费是0.7元,国家再补贴0.6元;如果是居民用电,电价是0.5元,国家再补贴0.8元。原则是按照固定收益,抵消的电价高国家补贴就少,抵消的电价低国家补贴就高。事实上,征求意见稿中的方案把这些全部抹掉了,统一0.35元。这里面也不是没有道理,先鼓励工商业用电的用户,不考虑公平性,让开发商自己去选择,觉得合适就做。”国家能源局看到这个方案也比较着急,根据这个补贴水平,“只有工商业用户的分布式项目可以做,连大工业用电的项目收益都无法满足,更不用说包括医院、学校、居民、农业等低电价用户的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