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双反”事件告一段落,价格承诺和数量限制的苛刻条件已经曝光,国内光伏企业似乎如释重负,尽管没能保住全部市场份额,但也足以让社会各界欢欣鼓舞。我方在为自己的努力付出所换来的成果而击掌相庆,欧方也一直在强调谈判过程中从未妥协。贸易大战未能如期上演,但其中的各种缘由已经昭然若揭。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中欧贸易迟早有一战,越早开打对中方越有利,此次谈判结果与其说是双方妥协的结局,还不如说中国单方面的、全面的溃败。从“双反”站不住脚到欧盟的“阴谋论”,从国内光伏业的产业调整到欧盟光伏业的“失宠”,从光伏行业一触即发到葡萄酒调查......中国光伏已经被解读了无数次,却总也没有被真正的说到痛处。
抛开之前种种缘由不说,谈判结果就足以判定这场“准贸易战”的胜负。数量、价格方面都由欧盟说了算,今后进入欧盟市场的中国光伏产品都受此约束,而可浮动条件的增加并非为了提振中国光伏业、为光伏巨头提供一丝幻想,而是为了在市场大环境有所变动之时,能够让欧盟各国享受到来自中国的、廉价的、质量高的、不对本国产生冲击的光伏产品。换言之,中国光伏企业在欧盟的发展将单方面取决于欧盟光伏业。主动权完全沦丧,中国光伏何来庆幸之资本?
即便中欧光伏大战如期开打,国内光伏产业也未必会比现在更糟,这个悬在头上的“刀”已经将光伏业所有的问题激发出来,我国单方面如此迅猛之完败却也令人痛心。
第一,光伏行业地位不同。光伏行业在中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批“大跃进”的金太阳工作虽然已经黯然离场,但有关部门并未给予高度重视,地方政府上马光伏项目的热情依然存在,光伏行业在35GW的引领下仍将是未来几年的“香饽饽”。而欧盟市场完全相反,主要成员国纷纷下调光伏用电补贴,光伏巨头破产重组工作已经铺开,下游电站浪费现象虽也存在,但从来没有像中国这样浪费的如此严重,却又乐此不疲的建设光伏电站。
第二,地方政府思维方式不同。补贴、并网等工作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光伏企业、电网公司共同配合,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我国地方政府多唯GDP增速马首是瞻,光伏项目的上马并非为了终端的电力利用,仅仅只是为了拉动投资、促进增长、装点门面;欧盟方面这点做得相对较好,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不会刻意回避企业的破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