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业寒意依旧的背景下,一个超级大单的出现引人关注。海润光伏近日与顺风光电签下42亿元总计499MW的电站开发合同,这也是光伏行业自2011年进入严冬以来的第一大单。与此同时,这一大手笔的光伏订单,也使得市场传出不少怀疑的声音。
近年来,光伏行业上游的硅片、组件企业亏损严重、库存高企,为了消化库存,很多企业都开始向下游进军开发电站。
根据其2013年一季度财报,海润光伏亏损1.43亿元,负债合计超过9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2.49%。但即便如此,海润光伏依然逆市扩张。5月22日海润光伏公告,拟投建容量共计为19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投资总额合计约19.42亿元。
7月4日晚间,海润光伏发布了一份涉及41.9亿元的“特别重大合同公告”。根据公告,海润光伏与港股上市公司——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子公司江西顺风光电投资有限公司已签署了《项目收购及合作开发协议》,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通过EPC总包方式继续进行合作,并签订了《项目EPC合作协议》。
有公开信息显示,去年我国光伏电站EPC企业总装机量排名第一的中电投才320MW,但此次海润光伏的499MW规模更大。自上市以来,海润光伏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多次变化,曾经做过光伏制造、电站开发等,如今又涉足EPC领域。从海润光伏的整体动作来看,与其说海润光伏是被迫转型去做光伏电站,还不如说它是主动转型或者在赌一把国家的政策。一旦海润光伏资金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搁浅。
图:海润光伏总裁杨怀进
42亿订单引质疑
根据海润光伏在公告中披露的《项目收购及合作开发协议》,海润光伏及顺风投资双方同意就海润光伏在国内已开发的499MW光伏电站项目通过股权转让、合资等方式进行合作。
而这499MW光伏电站项目分别为,海润光伏在国内已取得项目所在地省级发改委核准批文和入网许可且已签订EPC合同并在建设中的项目共20MW;已取得项目所在地发改委签发的项目前期工作函且已成立项目公司的待建项目共210MW;已取得项目所在地发改委签发的项目前期工作函但尚未成立项目公司的项目共269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