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公开信息显示,郑建明出生于上海,从经营房地产起家,于2012年将事业触角伸向光伏行业。2012年11月,郑建明通过增持顺风光电4.625亿股,使自己的持股比例达到29.65%,成为顺风光电第一大股东。可换股转债计划实行后,郑建明在顺风光电的股权比例可能进一步上升,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据了解,去年底至今年初,名为福来投资和上海钱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两家公司,经常活跃在光伏巨头赛维LDK的披露信息中。郑建明正是两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目前,郑建明的福来投资已经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专业能力成疑
在海润光伏的公告中,仅对第二类项目合作做了时间上的承诺。但顺风光电则对三类项目都做出了时间上的框定。
根据其公告,第一类项目应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第三类项目的要求则与第二类项目相同,要求海润光伏8个月内取得所在地省级发改委的核准批文。
这就意味着,除了20MW的已经取得了当地发改委的核准批文具备开工条件以外,其余479MW的电站项目都还未取得当地发改委的核准批文,并不具备开工条件。在光伏电站开发中,路条、核准批文、及时并网是三个决定性的条件,关乎着一个项目的成败。
除了信披错误和项目风险,海润光伏做EPC的专业能力也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在这方面海润光伏在国内还没有独立运营案例,对此,海润光伏亦承认,其在公告中表述:“本协议涉及的光伏电站工程EPC总承包业务为公司新开拓业务。”
自2011年借壳上市以来,2年的时间里,海润光伏的商业模式多次变化,从最初的光伏制造商到电站开发商再到如今的EPC。
而海润光伏总裁杨怀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平静地回应质疑:“资本市场已经被光伏行业的严冬气候吓住了,以至于不敢去相信一个真实的好消息。”杨怀进说,海润光伏和顺风光电这一合作大单不仅对两家公司是大好事,更是对光伏行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