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发布时间:2013-05-08 09:59:53

索比光伏网讯:5月8日消息,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增长缓慢,产业逐步恢复理性发展。尽管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产量仍然位居世界首位,但增长幅度明显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7.1万吨,同比下降15.5%;多晶硅进口量约8.3万吨,同比增长27.4%,进口额达到21亿美元。硅片产能超过40GW,产量达到28GW,同比增长16.7%;组件产量23GW,同比增长9.5%,增幅比2011年下降90.5个百分点,全球占比达到61.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尽管出口量有所增长,但全年太阳能电池出口额127.9亿美元,同比下降43.6%。

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201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总体上处于低速发展态势。

1.多晶硅方面

2012年全球多晶硅产能达到40万吨,产量达到23.4万吨,与2011年的24万吨相比,略有下滑,其中电子级多晶硅产量约为2.5万吨,其余为太阳能级多晶硅。多晶硅价格快速下滑,降幅达到30%以上,至2012年年底,多晶硅现货价格约为16美元/千克,低于行业多晶硅企业平均生产成本。受此影响,多数中小型多晶硅企业已停产,即使是仍在开工的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行业整体陷入亏损状态。多晶硅企业的扩产势头受到遏制,纷纷暂停或延缓扩产计划。例如德国Wacker公司的美国工厂投产时间已推迟至2015年,韩国OCI公司已暂停P4和P5工厂的建设。降低成本和差异化发展成为当前的主流发展方向。

2012年,我国以近7.1万吨的产量位居全球首位,美国以5.9万吨位居第二,接下来的韩国、德国和日本产量分别为4.1万吨、4万吨和1.3万吨,其中我国和韩国主要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日本主要供应电子级多晶硅,美国和德国则兼而有之。在产能方面,我国以19万吨的产能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以近8.6万吨的产能位居第二,韩国以5.7万吨的产能位居第三,德国和日本约为5.5万吨和1.9万吨。从发展势头看,已逐渐形成中、美、韩、德四国鼎立局面,日本则侧重于电子级多晶硅这一细分市场。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