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五一”假期之前,随着华锐风电的年报正式公布,这一国内最大风电企业面临崩塌的危机展露无遗。公司去年净亏损额高达5.8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7.31%。两年前,它曾经以90元/股发行价成为“主板市场最高发行价”纪录创造者,如今股价跌到5元/股。仅仅两年,新能源标杆企业就跌入谷底,让人唏嘘不已。
而同样,今年以来这样的消息不断。随着 5.41亿美元债券本金无法如期偿还,太阳能巨头尚德在今年3月底被法院宣布破产重整。曾几何时,尚德前CEO施正荣用了五年时间将尚德带到纽交所上市,一手打造了光伏产业的翘楚。
从尚德到华锐,辉煌到陨落的过程似乎越来越短,产能过剩、盲目扩张、市场单一等等问题,折射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诸多深层次矛盾。
上海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来,产业规模比2009年增加4000多亿元,已突破万亿大关,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的24%左右。尚德、华锐等都曾经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标企业”之一,如今,“标杆”倒下,对于上海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到底有何启示呢?
市场单一,成也快败也快
以光伏产业为例,“其实,这10年,中国光伏产业本身经历了三次起伏,每次都如过山车般"蹿上翻下",而外因均源于海外市场的变化。”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朱元昊如此讲述。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就有光伏产业,但那时候企业都比较艰难。2004年5月,德国政府以50欧分/度收购光伏发电,本国产能不够,便跑到中国来下订单。这一来,激活了中国市场的需求量,让英利、尚德等企业活起来,这一行情一直持续到2006年底。2006年10月到2007年上半年,唯一的德国市场进入冬季,没有了订单,不少来自中国的组件还堆放在港口,光伏产业进入第一次“低谷”。
2007年10月,转机出现:因为许多大电站要并网,西班牙一跃成为继德国之后的大市场。到2008年6月,可以说是中国光伏产业最“火”的时期,因为一方面西班牙政策快要截止,不少光伏电站加紧采购组件,另一方面,中国供应量不够,那时候光伏产品连连涨价,西班牙也要。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欧洲一下没钱了,西班牙安装任务已完成,市场再次“一落千丈”。光伏产业陷入第二次“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