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企业家的立场,政府权力的边界应该画在哪里?中国传统有对清静无为、垂拱而治的推崇,英美等西方国家通过几百年的实践也不断完善了“小政府”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战后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市场国家,乃至中国改革30多年的经验,又提供了由强力政府推动经济高增长的成功案例。
一方面,政府有形之手,有力地推动了一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比如尚德;另一方面,政府的有形之手,又可能误伤一些民营企业。那么,小政府和大政府,到底哪一种代表了企业家的偏好?哪一种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上述中国企业家研究院的调查,告诉了我们一些不一样的观点。“国家是一种必要的罪恶,政府权力应该越小越好”这种自由主义的观点,并未得到大多数企业家的响应,仅20.34%的表示完全赞同,27.12%的受访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极端,不适合中国的情况,“部分赞同”则为主流观点,占52.54%。
对限制政府权力,企业家更多选择了稳健的立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观念没有得到企业家的无条件支持。同时,中国企业家也未匍匐“看得见的手”之下,而是把企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放在自己肩上。
从十八大报告,到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探讨的重点。
但政府与市场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合适?现在,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一切还在探索之中。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说,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机构整合,有效解决了政府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同时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应该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普通百姓期待,但改革最终能否达到初衷,老百姓会不会给高分,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