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博弈?
如果对比华锐风电、尚德电力,这两家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曾经的“双雄”,你会发现他们的命运轨迹惊人相似。
2006年,韩俊良创立华锐风电,2010年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2011年华锐上市,以每股90元创下A股主板发行价的最高纪录,迅即成为市值千亿的新能源巨头。
与之同时,华锐开始大规模扩张,2011年风电市场结束高速增长,对市场的错判导致华锐库存高企、亏损严重、质量事故频发,并陷入一系列知识产权官司和裁员丑闻中难以自拔。2012年8月,投资人尉文渊被迫走上前台,出任代理总裁。
尚德同样上演了一出令人唏嘘的大戏。2006年尚德电力美国上市后,也开始大规模扩张,2011年太阳能市场结束高速增长,由于对市场误判,尚德陷入巨亏、裁员、GSF欺诈门等丑闻,因体积庞大、内部管理失衡如今病入膏肓。同样在2012年8月,施正荣宣布辞去CEO职位,退出前台。
如今,这两家中国新能源业的“双雄”,均在各自的自我救赎路上,苦苦挣扎。
对于过往,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如数家珍。他说,这一代新能源企业家需要自我反思,“他们这一代人拥有所有中国企业家的优秀品质,也存在所有中国企业家的劣根性,他们不爱分享,利益独占,喜好称王称霸,共同导致了今天的败局。”
“就像文革是上一代人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的经济环境里,民营企业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昱辉阳光董事长李仙寿说,这是一代人的问题,需要一代人去修复。
比企业家们更为痛苦的,是一度强力支持他们的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因这些企业的崛起而崛起,现在则被拖入经济泥潭。
以陷入总额高达250亿元的债务危局的太阳能巨头赛维为例,其直接导致2012年上半年,新余市规模以上工业仅实现利润16.07亿元,同比下降52.7%。当地官员说,如果赛维倒了,新余经济将倒退10年。
“各地都在动用政府资源帮当地早应破产的新能源企业继续撑着,造成目前整个中国新能源业全盘亏损的败局,没有人愿意离场。”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总结说,这就是局部合理造成的整体荒谬。
对企业、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来说,是该退出的时候了。而退出机制之缺乏,则是当务之急。
如今,尚德已经奄奄一息,无锡市政府、尚德内部以及尚德的海外投资者仍在博弈。
“过去十年,我们的政府学会了如何帮助一家企业成功;而如何帮助一家企业退市、破产,我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李俊峰感慨,这是一段教训深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