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80后的年轻人当过记者,干过营销,如今是中盛光电CEO。2008年,中盛光电获得了青云创投5000万美元风险投资。他的第一桶金来自太阳能光伏。
那时,他的同事只要打一通电话称自己有市场最紧俏的多晶硅料,客户就能立刻把高达几百万美金的订金直接打到你账户上来,而不需要对公司的背景、信用做任何调查——当一个行业赚钱容易到了一种堪称荒谬的程度时,佘海峰说他感到了不安。
有朋友这样劝说佘海峰,制定公司战略时,“专业化”战略理论上是科学,但光伏跟其他行业不一样,应该走全产业链模式。他自己也开始想,“可能光伏确实跟其他行业不一样”。
“现在想来有多愚蠢,光伏怎么可能跟其他行业不一样。”佘海峰反思说,在行业高速增长的巨大利益面前,所有人都开始失去方向。
很多人都预期,新能源还将沿着这条完美的增长曲线一路向上冲去。
失灵的调控
主管部门及时的宏观调控或许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遗憾的是,他们并没能抓住第一个挽救危局的机会。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学家丁力认为,主管部门对新能源行业的基本面缺乏判断力,是导致宏观调控未能及时到位的重要原因。
这与这些部门缺乏新兴产业的管理经验有关。在王勃华看来,长期以来工信部治下的全国各工业行业鲜有变化如此剧烈的,“太阳能行业的价格、市场、政策都变化太快,这个文件还没看完,又来一个,要跟上,有挑战。”王勃华坦言,政策总是慢半拍,跟主管部门对产业发展的始料不及有关。
政府行为的关键在于能否按照产业发展周期来制定政策,产业现阶段到底处在什么周期上了,但政府、产业界和学者没有共识。
这种判断的分歧,在当时关于多晶硅是否产能过剩的争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09年9月,工信部出台防止多晶硅产能过剩的38号文件,立即受到行业组织和企业的极力反对,现在却成为为数不多的政策预警信号。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当时工信部产能过剩的说法受到了科技部的质疑,科技部组织了调研组进行摸底,得出的结论是“多晶硅产能并不过剩”。
这种情况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行业专家颇为感叹,“以前,太阳能产业无人问津”。看到近几年光伏大热之后,国家主管部委之间也出现了“暗战”,都希望对这个产业有更多的干涉力。
更多的行业主管部门对新能源仍保持着极大的乐观。某种程度上,当时各界的确对行业趋势达成了某种“共识”——集体性“误判”,认为行业还将像前几年一样继续高速增长下去。
对未来过于乐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能源主管部门未能及时打开国内市场,以至于在2012年欧美发起对太阳能产品“反倾销”时,中国庞大的制造体系顿时面临无路可走、破产裁员的境地。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