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超日太阳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在2009年7月15日召开的深交所发审会,超日太阳的首发创业板申请被否。当时超日太阳拟发行4000万股,拟募资金6.0089亿元,全部投入年产1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个项目。
但是最终还是被否,夏草质疑其财务造假,更媒体称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募投项目上马过快,扩张超行业平均增速”。
虽然首战IPO被否,账面也引起市场质疑。但都没有阻挡超日太阳冲刺上市的脚步,2010年超日太阳带着三个募投项目重战IPO,锁定深交所中小板市场。
对比新旧招股说明书,超日太阳发行股份数从4000万股变成了6600万股,募集金额从6亿元上升至12.9亿元,募资规模扩大了115%。
二战IPO,超日太阳带来了更加耀眼的业绩,2009年度净利润高达1.7亿元。但对比公司效益高企,高管及普通员工的工资却非常低,与一般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相左。
招股书明书显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倪开禄的年薪为12.36万元;副总经理、研发中心主任张剑的工资最高,为19.68万元;而公司3位独立董事津贴每年为2.4万元。
而2009年净利润为1.16亿元的东方日升,董事长林海峰年薪为29.29万元,技术总监
唐坤友为24万元,三位独董津贴为5万元。
职工工资虽没有直接数据,但是从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描述中,“公司2009年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93.79MW 所配备的员工为500人左右,年工资及福利费近1200万元。”照此计算,该项目人均年工资及福利费为2.4万元。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人士爆料,低工资下的高业绩的情况主要是上市前的超日太阳就是个空壳公司,是靠奉贤的几个大老板私底下掏钱支持它上市的。
这几个大老板,该人士称,有圣淘沙大酒店的丁福如和江海置业的张柏时,此外,还有超日太阳所在地奉贤南桥杨王村的集资。
“圣淘沙掏了一个亿,张柏时是几千万,杨王村书记肯定也是千万级别的”,上述人士向21世纪网解释说,“还没上市前先分15%给个人,先给他们利息,上市后再分钱”。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