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让黄鸣纠结与自豪的无疑还是2010年耗资13亿元建成的“世界未来之谷”——“太阳谷”。这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研发、检测、生产、教育、旅游基地,是黄鸣心目中的“理想国”。为了建成“太阳谷”,黄鸣动用了股份公司的3亿多元,由此埋下皇明第三次IPO折戟的隐患。在2010年,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临界,黄鸣甚至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今天谈起此事,黄鸣仍难掩激动,“有些公司死了是一堆垃圾,有些公司死了是一堆宝石”,“企业死了或者是我死了,我都死而无憾,人这一辈子能得几个奥运冠军已经不得了,如果太阳能评奥运冠军,太阳谷能拿一半以上的金牌。”
所有的梦想,对“造梦者”黄鸣来说那不仅是一个远方的召唤,而是可以实实在在换来真金白银的价值。以“太阳谷”为例,“老外给太阳谷的片子我估计得值十几亿美元的广告费,赚大发了,没有一个中国企业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掏干净再让他走”
黄鸣酷爱谈论学习,他的博客被称为“商界思想库”。在业界同行面前,他狂态不改,宣称大家对太阳能的知识加起来都没他丰富。可将这些狂言与他对技术的狂热联系起来看,人们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982年,黄鸣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地质矿产部石油钻井研究所工作。在第一年井队实习结束后,黄鸣除提交一份常规总结外,还提交了一篇根据实践写出的关于石油钻机的论文。他也因此被安排到科研课题组,有机会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在研究所工作期间,黄鸣注意到当时大部分井队采用柴油机,2/3的能量都被浪费了,他开始考虑如何利用这些余热的问题。回到单位后,黄鸣开始画图,查找资料,研究做功过程,一番钻研后设计出一套余热回收系统,利用钻井产生的余热解决工人用热水的问题。这套技术方案后来被井队采用,还带给他5万元的人生第一桶金。
1987年,黄鸣无意间读到一本Dr Beckman 著的《太阳能热能转换过程》,从此着迷于太阳能利用技术。一年以后,黄鸣以一己之力,利用所谓“三八”创业者——“8小时给公家,8小时研究太阳能,8小时吃喝拉撒睡”中的业余8小时,花了一个月时间,成功研制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这台最初被当作亲戚婚礼礼物的热水器,引来众人的围观和赞叹,也激发了黄鸣进一步研究的热情。
一旦进入生产,便涉及太阳能热水器试制、安装、维修的各个环节,黄鸣更是经历了工业制造中的几乎所有工种——车、钳、刨、磨、钣金、模具、装卸、维修、电工(强电,弱电)、管工、安装……有次为了做一种异型水箱,黄鸣在街上找到一位老钣金工帮忙,结果他说两头双咬口的水箱全市没人能做。一气之下,黄鸣花了一天两夜的时间,做了一个特殊的工具和模具,硬是把水箱做了出来,做完后,黄鸣拿给那位老师傅,看得对方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