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赛维日前公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8亿元,负债总额266.76亿元,负债率为88%左右。其中,2013年到期的债务为3.8亿美元,约合24.2亿元人民币,其自有现金流只有1.37亿美元,约合8 .3亿元人民币,根本无法靠自有资金偿还债务,而其毛利率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均为-65.5%。
尚德电力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其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尚德电力第一季度毛利率仅为0 .6%,而总债务却达到35.8亿美元。
在企业经营能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回收账款的延后使得现金流的问题更加凸显。
投资公司Helix Investment Management指出,许多中国光伏企业已将付款期限延长至120到180天,这使得整个光伏企业的现金流变得异常紧张 。
“重外轻内”发展模式的失败
“我们外向型发展的模式造成了今天光伏产业的困境,当初如果政府在门槛设置上加以严控,使得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需求达到一个平衡,才不至于顾此失彼。光伏市场过分依赖国际,这就很危险。”宋亮分析说。
宋亮所说的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我国十年前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外部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十年前,德国以及整个欧洲的光伏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政府给予高额补贴;而国内一批市场嗅觉灵敏的民间资本,受国际光伏市场强劲需求的驱动,率先进入了光伏制造业领域,并依靠我国制造业大国的比较优势,迅速壮大了规模,使得国内光伏产量很快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当年,只要有资本(本金),能买得起设备,从国外进口零配件,在国内组装,然后整机出口,就能赚一大笔钱,根本不会发愁没生意,做国际市场比做国内市场容易的多。”多年从事光伏产业的一位生厂商告诉记者。
就是在这样强劲需求的刺激下,2010年,全球主要光伏应用市场欧洲的发展进入了巅峰,装机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0%,而如此庞大的装机总量中,很大一部分设备由中国光伏企业制造。
但是,世界上任何市场没有单边上涨的行情。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包括德国、意大利在内的欧洲主要光伏应用市场开始大幅削减光伏装机补贴,造成全球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光伏组件价格至今已下跌了50%以上,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随之锐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