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一个体系的建设,需要时间,也需要实践,这是大家要理解的。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应用市场发展最多不过才三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一个产业的集合以及配套政策的完善,现实吗?德国人是经过了十多年才有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才有了全额收购。
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别忘了,我们现在还在应用示范阶段。什么叫应用示范?先做出一点样子来,再看看是不是适合大规模的发展。
当然,我理解行业内企业的处境,那么多产能和库存,当然希望大量安装。可现在这个市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来,量还远远不够,下游也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各项政策制度都不匹配,关键技术点以及系统集成技术与规范方面也还很少有人关注。
促进光伏应用的规模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建筑业来说可能是一场革命,关涉这个产业的未来。因此,大家要联合起来一起来做这个蛋糕,不是把蛋糕做大,因为现在还没有蛋糕,有的只是政府给的面粉和水,只是个政策市场,不是市场化的市场。只有大家一起来做蛋糕,做大这个蛋糕,才谈得上如何分蛋糕的问题。
这是大家都不能忽略的现实,是媒体,是行业内的朋友,都应该冷静下来去深思的问题。大家应该借助这个行业的萧条期,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应该想想这个行业的过去和现在,然后从中找到未来。
记者:您觉得在国内发展光伏应用的难点在哪里?
梁岳峰:不仅立法是个系统工程,光电建筑、光伏电站也是个系统工程。在光伏应用领域的最大难点,是在抢传统电力的份额。目前我国电力的70% 来源于煤电,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份额的增加,其实是在消减煤电的份额,是在对垄断提出挑战,是对现行电力体制的冲击。
任何改革都是艰难的,而电力体制的改革更难,这在发达国家也一样。
其次,才是技术的问题,是系统集成的技术与规范问题。大家都只关注光伏电池和组件的转换效率,却忽略了整个系统的效率,忽略了整体系统效率跟系统集成能力的关系。
2009 年,我们去德国考察,德国的光伏企业告诉我们,德国光伏应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是在2008 年左右才开始意识到系统效率的重要性。
虽然国内的光伏应用推广时间还很短,但更应该在一开始就推广这个概念——看待光伏发电的效率,不是电池和组件的效率,不是单一产品的效率,而应该是系统的效率,是系统的年平均发电效率。
为什么目前大家都停留在单一产品的效率上,而不是关注整体系统的集成效率呢?
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系统集成的应用在我们国家才刚刚开始,缺乏系统集成方面的规范;二是大家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足,系统集成商不见得懂得系统集成。
下一页> 余下全文